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7 17: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21:51
《一代枭雄,句践之奇》
孙权只是一代枭雄,有统一天下之意,无统一天下之欲。
据陈寿所著《三国志》正史评价
“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句践之奇
这应该是对于孙权最中肯的评价。
这句话何解,我们都知道《三国志》作者陈寿同学,喜欢用前代人物和三国人物类比,以此强化人物形象。
比如他将刘备比作高祖刘邦,将荀攸、贾诩比为张良、陈平,将诸葛亮比作古之贤相,那么他评价孙权时,说孙权有句践(就是越王勾践)
今天看来,我们可以理解为,陈寿同学话里有话。有句对联大家先看看。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上联说霸王项羽的英雄事迹,下联说越王勾践,知名成语“卧薪尝胆”就是勾践*行为的特征,说的好是忍辱负重,说的不好是装,装,装。
勾践和夫差吴越争霸失败后,奴颜婢膝给夫差做奴,不惜吃屎,还送老婆给夫差享用。经过多年忍辱,才被放还越国。
回国后的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一直不忘奇耻大辱,乘夫差北上争霸中原机会,偷袭吴国,打败吴国后,*夫差自杀吴亡。
这个故事,和孙权是如何相似啊?同样的背信弃义偷袭荆州,同样的厚颜无耻,称臣曹魏。
厚颜无耻这是其一,另外还有一点孙权也和勾践一样,那就是不讲信义。
勾践不讲任何信义,唯利是图。创业之初,懂得夹尾巴做人降尊纡贵,等到功成名就,就开启兔死狗烹。范蠡、文种两大功臣,范蠡深知勾践为人,因此,灭吴后迅速归隐。还写信劝好友文种也退隐,信中道
“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文种不听,枉送性命。勾践*文种自杀前说:
“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
其刻薄寡义由此可见。“卧薪尝胆”与“兔死狗烹”两个成语都形容勾践。可见人性复杂,人心险恶。
陈寿把孙权与勾践同类,应该是通过多方比较,方才得出结论。
由上史料记载:孙权勾践一样善于伪装,能屈能伸,而且背信弃义,孙权刘备合作意在双赢,他与刘备关系,在这个前提下进行的。当赤壁之战后,来自曹操威胁消除后,孙权吞并刘备占据荆州事宜便提上日程。
为达到目的,孙权阴谋诡计迷惑关羽,背后投偷袭荆州。最终得手。刘备死后,蜀汉削弱,为对付曹魏,诸葛亮得重新与孙吴交好,孙权也欣然同意。
曹操大兵压境形势下,为保存自己而与刘备联合,等到刘备壮大后,孙权又转而磨刀霍霍,转而与曹魏结盟,派吕蒙、陆逊袭杀关羽,夺了荆州。在刘备大军压境,又不惜卑躬屈膝,向曹操称臣,并安排诸葛瑾去蜀汉与刘备讲和。
孙权勾践反复无常,完全在伯仲之间。
孙权在创业之初,重用人才。
鲁肃、周瑜、张昭、吕蒙、诸葛瑾,我只能说,周瑜、鲁肃、吕蒙死的早是幸运的。没有见识到孙权真正的另一面。
当东吴政权稳固后,孙权开始其“忘恩负义,卸驴杀磨”的一面。晚年的他过河拆桥、杀大臣是常态,和勾践成功后害死文种是一个德行。
由此可见:陈寿在三国志中把刘备比作汉高祖,说明在他眼中,刘备有统一天下的野心;而把孙权比作勾践,说明在陈寿看来,孙权并无统一天下之志,只有枭雄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