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9 12:5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05:45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弃旧图新,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有坚定的志向;志向坚定,则能保持镇静;镇静之后,才能心安理得,进而思虑周详,最终达到完美的境地。
万事万物都有本末始终,治理天下之人,从自身修养开始。古代先贤强调,治理国家要从管理家庭和家族开始,修养品性要从端正心思起,意念真诚则需获取知识。知识的获取来源于对万事万物的深入理解和研究,这是基础。商汤王的箴言启示我们,应保持日新月异,追求不断更新和完善。
《诗经》中提到,国家元首至平民百姓,修身品性是根本。若根基动摇,家庭、家族乃至国家都无法治理。孔子倡导仁爱、恭敬、孝顺和诚信,强调人心的诚实与行为的公正。
“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和“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体现的是做学问的严谨和自我*的执着。《诗经》赞美君子,其品德高尚,使人难以忘怀。同时,前代君主的榜样力量和对百姓的恩泽,使得他们的影响深远。
孔子主张公正审判,使人心服口服。曾子强调,即使在独处时,品德高尚者也需谨慎自省。财富与品德,一个装饰生活,一个修养内心,使人心胸开阔。修养品性先从端正心思开始,因为愤怒、恐惧等情绪会影响其正直。
管理家庭和家族需先修养自身,因为对亲近的人有偏爱或偏见。治理国家必须从家庭开始,因为家中孝顺、恭敬等品质可延伸至国家层面。《诗经》通过家庭和睦的比喻,强调了家庭对国家的重要性。
最后,平定天下始于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上行下效,君王以身作则。通过"絮矩之道",推己及人,以仁爱治理国家,得到民心,方能长久。财富与仁义的选择,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民众的福祉。
大学的释义有三:一、泛指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指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包括高等专科学校、学院、综合性大学等。二、特指多科系的高等学校,一般设有哲学社会科学(文科)和自然科学(理科、工科)方面的各种专业。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三、 太学。《礼记·王制》:“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蓺焉,履大节焉。” 卢辩 注:“大学,王宫之东者。束发,谓成童。”《汉书·礼乐志》:“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於国,设庠序以化於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