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1 23:5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6 00:34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19世纪30年代起,现实主义文学逐渐成为主流,取代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其核心是基于事实描绘生活,强烈批判现存秩序,分析人类行为冲突,展现个人在克服环境挫折的斗争。长篇小说的盛行促进了创作繁荣,形成空前的成就。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历史背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其固有矛盾和弊端日益凸显。现实主义文学以其真实反映生活、揭露社会黑暗的特点,成为文学主流。
“批判现实主义”这一术语,源于法国学者蒲鲁东的理论,后由高尔基正式提出,并赋予定义。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开始形成,成为欧洲文学主要潮流,是十九世纪最壮阔、最有益的文学流派。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客观、真实描绘现实生活,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具有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特别关注底层社会和个人悲剧命运。批判现实,反映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通过文学作品揭示社会现象,引起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怀疑。如俄国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法国莫泊桑的《项链》,美国欧·亨利的《警察和赞美诗》等,塑造典型形象,揭露社会病态。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如司汤达、狄更斯、托尔斯泰、莫泊桑、马克·吐温、契诃夫、都德等,作品深刻描绘了社会现实,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和矛盾。《人间喜剧》、《欧也妮·葛朗台》、《守财奴》、《我的叔叔于勒》、《竞选州长》、《变色龙》、《最后一课》等作品,活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扩大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力。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以现实主义态度揭露社会问题,虽为进步文学,但受限于阶级与时代,仅能以人道主义为思想武器,难以触动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更未能指出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人民的出路。学习中应认识到其局限性。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流行于十九世纪欧洲等地区的一种文学流派。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广阔而深刻、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社会风俗、人情、国民性和社会矛盾;深入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童话,把人间的一切苦难,形象地昭示给人们。这一文学流派,在艺术上多有创见,既是写实的,又具有倾向性。其中在典型环境中再现某一阶层人的典型性格的创作方法,使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