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1 22:3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0 21:26
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在CT上与原发性脑出血、脑瘤性出血等疾病有所区别,可能需要对比原始CT片以确保准确性。
1. 原发性脑出血:自CT技术普及以来,脑出血的临床诊断变得相对容易。主要特征包括:
- 突然发病,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出现。
- 症状快速出现,如肢体功能障碍和颅内压增高,伴随头痛、恶心、呕吐。
- 明显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 高血压病史,尤其是未经有效治疗的患者。
- CT扫描显示高密度出血区域,周围有低密度水肿带和占位效应。大血肿(直径大于1.5cm)可精确定位,同时揭示出血部位、大小、是否侵入脑室、脑水肿及脑疝等细节。
2. 脑瘤性出血:这类患者通常有慢性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视盘水肿和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病情突然加重时,CT扫描表现为脑瘤区域的囊性变或坏死区密度增高,可能有血液平面,增强扫描时肿瘤组织有强化反应。
鉴别出血性脑梗死时,需综合临床表现、病史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判断,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infarctionHI)是指在脑梗死期间,由于缺血区血管重新恢复血流灌注,导致的梗死区内出现继发性出血,脑CT扫描或脑MRI检查显示在原有的低密度区内出现散在或局限性高密度影。这种现象称之为出血性脑梗死或脑梗死后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