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佛教大师“孝”的问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1 17:09
我来回答
共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11:16
这确实不好办,父母不同意,即使结婚了也很别扭。毕竟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顺其自然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11:16
你父亲反对你的婚事一定有他的理由, 你要和他沟通, 他的真正理由是什么。一般来讲, 你的父亲比你自己更了解你自己, 他经历的事情, 他的见识, 应该比你更广更多,因而, 他看问题会看得更远, 更深, 他的意见一定值得你深思。
你的例子和蒋介石和宋美龄不可同日而语。
建议你合一下你们两个人的八字, 如果合得来, 那么结合就不会有问题。
如果你信佛, 你可以至诚祈祷观世音菩萨, 求观世音菩萨帮你安排。那么这个安排的结果就只能有两个, 一个是合, 一个是不合。
更多的问题可以给我留言。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11:16
我提供几点意见供参考:
1.多念地藏经,回向给父母,希望他们回心转意.
2.放弃自己的所爱,完全听从父母意见.
3.在与父母做过最尽心的沟通后,如果还不同意,就坚持下去,一直等到他们同意为止,或是一走了之.
我觉得你只能在这三条里选一条,你看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11:17
冷静,客观,沟通,了解,宽容。
阿弥陀佛!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11:18
或许是你父亲不愿意告诉你为何反对你和你男朋友交往的真正原因。
身高可能只是借口。多与父母沟通,从正面或侧面探知缘由。有可能*是多么的离奇,多么难以置信。
一般父母反对的原因如下。
事业、经济基础、事业发展潜力、学历、家庭背景、健康体质、性格脾气、不良嗜好、是否专一、相貌。
把可能的原因都列出来,然后逐一客观分析,你会从中找到答案。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11:18
中国佛教孝亲观
孝亲观本来不是印度佛学的重要内容,但在中国关注宗*理、血缘关系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孝亲观逐渐成为中国佛学的重要内容。
我是最近研究中国佛学的相关特征时注意到这方面的内容的,现摘录文稿中宋元以降中国佛教孝亲观的相关内容以飧读者,相信对信佛的朋友会有启发:
一、宋元以后中国佛教孝亲观
宋元以后,中国化佛教更为关注现实社会人生,注重义理与实践相结合。在孝亲问题上,倡导持戒与孝行的统一,孝顺与念佛的统一,成为这一时期孝亲观的重要特征。[1]宋元以来中国佛教持戒与孝行统一的思想可以追溯到《梵网经》的观点:“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意思是说:孝顺父母老师以及出家人的根本方法,就是持戒,即制止自己不孝顺父母老师及出家人的思想言行。(根据学者研究,《梵网经》可能是中国人自己制作的佛教经典。)
1、持戒与孝行的统一
契嵩是唐朝禅宗的僧人,著有《孝论》一文。其中有关持戒与孝亲关系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孝为戒先”和“戒为孝蕴”两方面。“孝为戒先”是说:大戒以孝为第一,而人的德行都是从持戒才会产生。人如果不知道约束自己,就谈不上善谈不上德行。而如果没有孝顺的要求,持戒就没有目标了。明确肯定孝道是佛门戒法的世俗伦理的根本;“戒为孝蕴”是说戒是孝道的集聚,契嵩从不杀生、不喝酒、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五戒”说明,人能持守佛教戒律,就能做到仁义礼智信,(不杀生所以有仁爱之心;不偷盗所以是“义”;不邪淫是“礼”;不喝酒头脑清明,所以有“智”;不妄语所以是讲信用。)就能成为品格高尚的人,就能让自己父母荣耀,因此说戒是孝道的集聚。
契嵩之后,戒孝一致的观点得到了佛教僧人的进一步阐发。元代的普度《莲宗宝鉴》中言:“孝养为百行之先,孝心即是佛心,孝行无非佛行……佛语以孝为宗,佛经以孝为戒。”[2]将孝亲看作所有德行的前提,认为佛教以孝为宗旨,佛经将孝视作戒律;明代智旭也表达了他有关以孝为戒、以戒为孝的观点。一方面主张以戒为孝,主张将佛门之孝落实在戒律的行持上。另一方面,他又主张佛门内部要不舍恩义,主张奉持戒法时应尽心孝养父母,即认为孝顺本身就是持戒,把持戒立足在孝行基础上。认为若不行孝道,则犯重戒。不仅如此,智旭还视孝道为“至道之宗”,视报恩孝亲之情为“菩提之基”。也就是说,孝顺是我们修行成道的前提和基础。总体而言,宋元以来佛教的戒孝一致论包含两层内涵,一是持戒就是行孝,即以戒为孝;二是行孝就是持戒,即以孝为戒。
2、孝顺与念佛的统一
宋元以来的中国佛教孝亲观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倡导孝顺与念佛的统一。宋明以后,中土佛教视孝养父母为念佛法门的重要内容,或者视其为念佛往生的必要条件。云栖袾宏说:“念佛修净土者,不顺父母,不名念佛。”[3]认为不孝顺父母,便不能算作是真正的念佛。并建议“家有父母,孝顺念佛可也,不必外驰听讲。”[4]如果家有父母需要奉养,在家边孝养父母边念佛就可以了,条件不许可的话,可以不必到外面听法师讲经说法。
在倡导孝顺念佛的同时,净土宗还从自身的宗教立场出发,主张念佛为孝,认为修持念佛法门即是最高的行孝方式。云栖袾宏认为世俗的养亲、荣亲、显亲的孝亲之道,比不上劝亲一心念佛,获得精神的解脱。自己持心念佛,劝父母修行净土,是超越世孝的大孝,乃至是“大孝之大孝”。[5]憨山德清认为孝敬父母重在让父母获得心灵上、精神上的愉悦和慰藉,而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念佛为孝。”而如果“能令母之余年,从此归心于净土,致享一日之乐,犹胜百年富贵”。[6]认为能够让父母念佛修行净土,得到一天的快乐,也强于让父母拥有百年富贵。
净土宗师对孝顺念佛的阐扬,遂使念佛与孝顺的统一称为中土佛教伦理天经地义的信条。
二、契嵩《孝论》中的孝亲观
宋代禅僧契嵩的《孝论》是中国佛学孝亲观的系统化。契嵩认为,儒家和佛教都讲孝,甚至认为佛教对孝更为看重。我们可以从以孝为本、“孝名为戒”、广孝神孝、孝行内容四个方面具体说明契嵩孝亲观的内容。
(1)以孝为本。契嵩继承了儒家以孝为天经地义的观念,认为“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至哉大矣,孝之为道也夫。”认为实行孝道不仅仅是人之常情,而且是天下之大本,《孝论》中说,“夫道也者,神用之本也;师也者,教诰之本也;父母也者,形生之本也。是三本者,天下之大本也。”将父母与老师、大道并列,因此,孝顺是天底下的根本原则之一。
(2)孝名为戒。关于“孝名为戒”、“戒为孝蕴”的内容我们在上文做了具体介绍,在此不赘。
(3)广孝神孝。契嵩不仅肯定佛教以孝为本,认为佛教与儒家思想的一致,而且强调佛教对孝道的拓广和深化。他从佛教轮回理论出发,认为佛教的戒杀不仅孝顺现世的父母,而且将对父母的孝顺推及其他生命(按照佛教说法,其他生命可能是前世父母转世),因此是真正的大孝。认为对于孝道,“以儒守之,以佛广之;以儒入之,以佛神之。孝其至且大矣”,肯定佛教对于孝道具有拓广和深化的价值。
(4)孝行内容。契嵩认为,孝敬父母可分为三个层次,即以养敬报父母、以德敬报父母和以道敬报父母。孝养父母之实孝行的最基本层面,更高层面的孝敬父母是完善自身的德性,认识佛教真理,帮助父母修行解脱;契嵩还提出了三年心丧的主张。心丧本来是古代弟子为去世的老师,以心服丧,不着孝服。契嵩将其移植到佛教服父母之丧的丧制中,主张“三年必心丧,静居,修我法,赞父母之冥。过丧期,唯父母忌日,孟秋之既望,必营斋诵盂兰盆法,是可谓孝之终也。”[7]也就是强调在父母往生后三年之中集中修行佛法,帮助父母超生。盂兰盆法是佛教超度祖先的仪式。契嵩“心丧”的主张一方面避免出家人为父母守丧穿丧服违背出家人规则,另一方又避免因为出家不能为父母守丧,可能受到世俗的指责。是一种将佛教观念、佛教律制与儒家丧制结合起来的努力。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