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1 22:1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00:34
染色体组分析在物种起源研究与倍性育种中有重要应用。
美国细胞遗传学家T.H.古得斯皮德和R.E.克劳森于1928年通过二倍体分析方法,研究了具有48个染色体的栽培烟草的起源。最初,基于形态特征,他们认为栽培烟草的祖先为两种二倍体野生烟草:林烟草与绒毛烟草。通过染色体组分析,发现栽培烟草与这两种野生烟草杂交后的子代在减数分裂中均出现12个二倍体,暗示它们与这两个物种均有一个相同的染色体组。然而,林烟草与绒毛烟草杂交的子代在减数分裂中显示24个单价体,表明它们的染色体组完全不同。这一结果说明,单凭林烟草与绒毛烟草无法形成栽培烟草。
后来研究发现,与绒毛烟草相近的另两个二倍体物种——绒毛状烟草和耳状烟草,分别与林烟草形成的异源四倍体植株是可育的,它们才是栽培烟草真正的祖先。从进化角度看,四倍体烟草属于复合种,而构成复合种的祖先二倍体种则被称为基本种。
染色体组分析在揭示物种起源、构建进化历史、指导作物育种等方面展现出重要作用,为生物学家提供了宝贵的遗传学信息与研究工具。
对异源多倍体植物的染色体组来源进行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将异源多倍体植物与假定的基本种杂交,然后观察杂交子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配对行为。在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通过配对(联会)形成二倍体,非同源染色体因不能联会而呈单倍体状态。如果异源多倍体植物和基本种的杂交子代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相当于基本种染色体基数的二倍体,便说明异源多倍体的一个染色体组来源于这一基本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