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李玉玲/李秀璋团队解析珠芽蓼的药用成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1 20:3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2 04:35
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李玉玲和李秀璋团队在2024年2月的《Molecules》杂志上发布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他们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和16S rDNA基因测序技术,深入解析了珠芽蓼(Bistorta vivipara)的药用成分及其内生细菌对其根部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他们的研究揭示了不同地区珠芽蓼根部的437种差异代谢物,包括脂肪酰基、戊醇脂类、黄酮类化合物等,并且明确了关键细菌群落对这些化合物积累的影响。
研究中,拜谱生物提供了关键的非靶代谢组和16S rDNA测序技术支持。通过LC-MS/MS分析,发现GD和GQ组的有机氧化合物含量较高,ZD组的脂肪酰基丰富,而HL和XH组则富含野鸢尾黄素等。KEGG通路分析显示,ABC转运蛋白和氨基酸生物合成等通路的代谢物富集显著。同时,内生细菌群落分析揭示了蓝藻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的主导地位,且不同地区群落组成有所不同,可能影响Bistorta vivipara的生长和药用成分的产生。
内生细菌与代谢物之间的复杂关系也被深入探讨,发现内生细菌群落的差异影响了脂肪酰基、戊醇脂类等次生代谢物的积累。这一研究为优化珠芽蓼的药用性能提供了新视角,为中药代谢组学研究提供了宝贵数据。拜谱生物提供全面的中药代谢组学解决方案,助力客户深化中药研究,详情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