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1 22:09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8 05:43
一、“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意为:
在没有人监管的情况下做事,不要违背良心,不要见利忘义。因为你所做的一切上天都是知道的。
修,是指对药材的加工、炮制;合,是指对药材的挑选、组合。
修合,就是指中药从药材的采集、加工到配制的过程。
二、“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是中国传统中药制药的行业理念和诚信名句。
例如:
1、健民集团,始创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原名“叶开泰”,解放前便享有“初清三杰”、“中国四大药号”的美誉。叶开泰的理念是“并蓄兼收益人长寿,遵古酌今损己无欺”、“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
2、北京同仁堂创办于1669年,是中医药行业的老字号。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几经改朝换代,同仁堂几度兴衰,历尽沧桑,金字招牌始终屹立不倒。金字招牌背后,蕴藏的是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和对古训的执着坚守。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以同仁济世为宗旨,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铸就了同仁堂“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的产品特色。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8 05:42
最普遍的介绍:“”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原句应为“”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就是说在没有人监管的情况下做事,不要违背良心,不要见利忘义。因为你所做的一切上天都是知道的。
“修合” 是一个有关中药采制过程的术语。
修,是指对药材的加工、炮制;合,是指对药材的挑选、组合。
修合,就是指中药从药材的采集、加工到配制的过程。它涉及到药材的产地、成色、质量、加工等因素,直接影响中药的疗效。因此涉及到制药人的良心和用药人的生命,所以说修合人的存心是一个重要问题。类似于儒家所讲的“慎独”。
"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 原为清代著名医家、学者叶志诜的名言,"后成为始创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原名"叶开泰"("中国四大药号"之一,现在的健民集团)的经营古训。
此联的详细含义是:在药品的炮制过程中,用药的斤两是否足称,用的药材是否上乘、制作过程是否真按规矩去做等等此类只有自己才会心知肚明的事情,旁人根本无从了解和明白,但自己是问心无愧,是对得起病家的,而这一切上天都知道,自有公论。
玉"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意思相同,北京同仁堂的前辈各省一字使此联成为“”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堂训。同仁堂的名气使得这副对联被更多的企业奉为职业道德诚信金句。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8 05:42
这句话是典型的反对。就是说在没有人监管的情况下做事,不要违背良心,不要见利忘义。因为你所做的一切上天都是知道的。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
对偶: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叫对偶。
对偶俗称对子,在诗词曲赋等韵文中称为对仗。
对偶独具艺术特色,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为人们喜闻乐见。
对偶通常是指文句中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对、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构成的修辞法。 对偶从意义上讲前后两部分密切关联,凝练集中,有很强的概括力;从形式上看,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音节和谐、具有戒律感。严格的对偶还讲究平仄,充分利用汉语的声调。
对偶可以分为正对、反对和串对。
一、正对。
上下联表达的意思是同类的或相近的,是互为补充的。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二、反对。
上下联表达的意思是相反或相对的,多指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三、串对。
即“相串成对”,有如流水顺承而下,因此又叫流水对。它的起句与对句是从事物的发展过程说的,因此,意思是紧密连贯的。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8 05:46
做好事,没有人看到,只是把自己的一颗热心留给上帝知晓!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8 05:41
意思是:在没有人监管的情况下做事,不要违背良心,不要见利忘义,因为你所做的一切上天都是知道的。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最早出自北京同仁堂。
同仁堂的创办人乐氏总结前人制药经验,在《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一书中明确提出“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的训条,以及“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理念。这幅名联即诞生于此,成为同行开铺做药的共同道德标准,延传至今。
在没有监管、他人不晓得情况下,在中成药炮制过程中药材是否地道、斤两是否足称、制作是否遵古全凭自觉。虽无他人在场,但“上天”是知道的,所以不能违背良心,不要见利忘义,不可偷工减料,这是对民间“人做事,天在看”的朴素而直观的诠释。
很多佛教寺院中经常看到的一副楹联“积德虽无人见,诚心自有天知”,也是这个意思。
/iknow-pic.cdn.bcebos.com/b8389b504fc2d5628104913ce91190ef77c66cd6"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b8389b504fc2d5628104913ce91190ef77c66cd6?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8389b504fc2d5628104913ce91190ef77c66cd6"/>
扩展资料
北京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自1723年开始供奉御药,历经八代皇帝188年。
在30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造就了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宁波乐氏第二十六世乐良才在明朝永乐帝朱棣迁都北京时到北京行街串巷、行医卖药,后经乐良才之子乐廷松(二十七世)、二十八世乐怀育,到二十九世乐显扬在1644年清军入关时当上太医院吏目,乐家就此步入宫廷为皇室治病。
乐显扬“喜读方书,善辨药材疑似”,遂于康熙八年(1669年)开办“同仁堂药室”。其子乐凤鸣(三十世)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剞劂成书《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收录古方、宫廷秘方、家传秘方、历代秘方362种。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4%BF%AE%E5%90%88/3287353"target="_blank"title="只支持选中一个链接时生效">百度百科--修合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5%90%8C%E4%BB%81%E5%A0%82/444060#9"target="_blank"title="只支持选中一个链接时生效">百度百科--同仁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