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1 04:5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15:34
变奏曲是一种音乐形式,其特性在于主题的结构、性格和体裁会频繁变化,例如从抒情转为谐谑,从进行曲转变为舞曲。这种变化中,主题的个别音调和基本和声结构保持相对稳定,因此也被称作“性格变奏曲”。
R.舒曼的《交响练习曲》是这类变奏曲的早期代表作品。19世纪末的标题音乐中,性格变奏曲的灵活性被广泛应用,以展现特定的标题内涵,如R.施特劳斯的《堂吉诃德》(1897),主题表现出骑士精神,通过10次变奏描绘了堂吉诃德的冒险经历,最终以他的死亡为终曲。
V.丹第的《伊斯塔尔变奏曲》更是别出心裁,采用了倒装变奏,从复杂变奏开始,逐步展现伊斯塔尔通过七重门的考验过程,最后才出现主题的齐奏形式。
在浪漫派作曲家的作品中,装饰变奏和自由变奏往往结合使用,例如П.И.柴科夫斯基的大提琴和乐队作品《洛可可主题变奏曲》。变奏曲既可以独立存在,如A.亚当的《莫扎特主题变奏曲》(花腔女高音独唱曲)和巴赫的《戈尔德贝格变奏曲》,也可以作为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室内乐和组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贝多芬《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的第二乐章。
一些变奏曲,如С.В.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根据艺术构思将变奏划分为多个部分,使其具有类似组曲的结构。
变奏曲是指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变奏”一词,源出拉丁语variatio,原义是变化,意即主题的演变。从古老的固定低音变奏曲到近代的装饰变奏曲和自由变奏曲,所用的变奏手法各不相同。作曲家可新创主题,也可借用现成曲调。然后保持主题的基本骨架而加以自由发挥。手法有装饰变奏、对应变奏、曲调变奏、音型变奏、卡农变奏、和声变奏、特性变奏等。另外,还可以在拍子、速度、调性等方面加以变化而成一段变奏。变奏少则数段。多则数十段。变奏曲可作为独立的作品,也可作为大型作品的一个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