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康熙字典解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0 19:4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8 20:03
在康熙字典中,"樗"字被收录在辰集中,属于木字部,总共有15画,其中部首内的笔划为11画。它的读音由【集韵】中的"胡化切"或【正韵】的"胡挂切"给出,音为??,对应的字形也包括从木蒦的构字。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樗"是一种被评价为恶木的植物,根据《诗·豳风》中的描述,人们曾在采茶时选择樗木。樗木的皮和树干类似漆,呈青色,叶子有特殊的臭味。在《庄子·逍遥游》中,庄子提到他有棵大树,虽然大树本体巨大且形状不规则,但被人们视为无用之材,不受匠人青睐。
"椿"和"樗"这两种树虽然外形相似,但樗木较为疏松,而椿木则结果实。《苏颂·图经》中进一步区分了它们,指出椿叶香气宜人,而樗的气味则被认为是臭的,北人称其为山椿,江东人则称为鬼目。"樗"字的构造由"虖"和"虑"组成,它们在字义上有所相似。
在地名方面,"樗里"源于战国时期的甘茂居住的渭南隂鄕,他被称为樗里子。此外,"樗鸡"也是古文中对莎鸡的一种称呼。总的来说,"樗"字不仅代表着一种植物,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