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6 03:2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7 20:01
梁武帝萧衍,字叔达,出生于江苏常州市武进区西北的南兰陵中都里,他是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南齐高帝的族弟,曾任丹阳尹知事。萧衍在南齐时期担任官员,于502年(南齐中兴二年)迫使齐和帝禅位于他,从而建立了南梁。他在位长达四十八年,在南朝诸帝中排名首位,颇有政绩。晚年爆发的“侯景之乱”导致都城陷落,梁武帝被侯景囚禁并饿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葬于修陵,谥号为武帝,庙号高祖。
梁武帝不仅在政治上有其建树,其文学成就也不容忽视。他创作了十余首乐府诗,其中以七言歌行体的《东飞伯劳歌》最为著名。七言体诗歌的创作起源于魏文帝曹丕,他的《燕歌行》是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文人七言诗。然而,直到梁武帝时代,七言诗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曹丕的《燕歌行》虽开山之作,但全诗逐句押韵,显得单调,缺乏婉转咏叹的情趣。而梁武帝的七言体诗则平、仄韵互换,抑扬起伏,具有独创性。其后,仿效者四起,包括他的儿子萧纲(梁简文帝)、萧绎(梁元帝)、大臣沈约、吴均等,都有七言诗的创作。到了陈朝时期,七言诗的句式、结构更趋完美,韵律也更加和谐多姿。在后来的唐朝,李白、杜甫、高适等诗人的作品,更是将七言体诗推向了新的高峰。
综上所述,梁武帝萧衍对中国的七言诗有着开拓之功。他不仅在政治领域有卓越的成就,而且在文学领域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他的七言体诗平、仄韵互换,抑扬起伏,独树一帜,不仅丰富了七言诗的创作形式,也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灵感,推动了七言体诗的发展。
浙江中医药大学听力与言语科学学院是浙江中医药大学最具特色的二级学院之一。该院经过对社会需要的细致调查和省内外专家的反复论证,以原耳聋康复研究所为基础,在全国率先申报了听力学专业(本科)。于2001年秋开始试办新专业,2002年经省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批准,该专业正式成为全国首家目录外听力学本科专业。2004年4月,经学院批准成立全国首个听力与言语科学系。2006年5月,升格为听力与言语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