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为什么培根随笔集却在批判形而上学唯物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5 23:5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6 07:28
形而上学一词源自《易经》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通常指哲学或抽象的思考,与具体科学相对。它涉及理性的思维,或第六感,用于理解超越物质世界的终极存在。
在哲学领域,形而上学有时被视为纯学术研究,但可能走向教条主义,被批判者如黑格尔将其视为与辩证法相对立的机械论方法。它可能涉及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认为事物孤立且永远不变,或者认为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或位置的改变。
形而上学还可能指单凭直觉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本体论。它包括第一哲学,如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录》。亚里士多德将知识分为三类:形而上学为树根,物理学为树干,其他自然科学为枝叶。
形而上学的问题通常没有确定的结论,因为经验事实难以解决这类争议,而术语的混淆也可能加剧争论。二十世纪的逻辑实证论者反对某些形而上学议题,认为一些问题本身没有意义。
通常而言,形而上学有两种解释。一是采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视角看待事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这一观点与辩证法相对立。二是研究直觉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自近代以来,科学理性的蔓延对传统形而上学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从形而上学的历史发展来看,存在三种形态的形而上学: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科学理性主要排斥的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就意义本体论而言,形而上学并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