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6 05:3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7 23:22
郭沫若是20世纪的重要文化巨匠,他的全名是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1892年生于四川乐山沙湾镇,早年在家塾接受教育,1906年进入嘉定高等学堂。1914年,郭沫若赴日本留学,开始学习医学,后转为文学,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医科,期间深受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等外国作家影响。
1918年,他发表了第一篇小说《牧羊哀话》和最早的新诗《死的诱惑》。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他在日本福冈组织救国团体夏社,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创作了如《凤凰涅盘》、《地球,我的母亲》等具有时代精神的诗篇。其代表作《女神》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新诗风,体现了“五四”时期的革新精神。
1921年,郭沫若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共同创建了创造社,并担任《创造季刊》的编辑。回国后,他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并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倡导无产阶级文学。1926年,他参加了北伐,担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1924年至1927年间,他的历史剧作品如《王昭君》、《聂嫈》等相继问世。
流亡日本期间,郭沫若专注于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著作如《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和《甲骨文研究》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他投身国家建设,担任过多项高级行政职务,同时创作了历史剧《蔡文姬》和《武则天》等,以及诗集等文学作品。他被誉为新诗的奠基人,是革命文化界的领袖人物,对中国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郭沫若一生致力于革命工作,曾是八一南昌起义的核心人物,曾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等职。他的著作丰富多样,如《郭沫若文集》和《郭沫若全集》等,全面展现了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深厚的历史学素养。
郭沫若行书七言自作诗,是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的一幅书法作品。这件手书作品作于1962年,书写的内容是郭沫若的自作七言律诗。郭沫若的行书吸收了魏碑的笔意,结字略扁,转折方劲有力,撇捺开张,点划铿锵,似有不可一世的霸悍气势和自信自如的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