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避免ADE效应?——冠状病毒ADE效应的机理初探 [JVI]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6 05:1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6 16:50
设计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以避免ADE效应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挑战。研究表明,冠状病毒的抗体依赖增强(ADE)效应是疫苗研发中的一个难题,它可能导致免疫反应增强反而引发更严重的症状。理解这一效应的机理是设计有效疫苗的关键。
ADE效应最初在登革热的研究中被观察到,当个体感染不同血清型的登革病毒时,初次产生的抗体可能反而促进病毒的侵袭,导致症状加重。传统解释认为,抗体不能中和病毒,反而作为“特洛伊木马”,使病毒更容易感染免疫细胞。然而,2017年的《科学》杂志研究揭示了IgG1亚类抗体与非岩藻糖化的Fc受体的高亲和力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在冠状病毒领域,1981年的研究发现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的疫苗研究中出现了ADE效应。疫苗或过继免疫实验显示,针对SARS-CoV和MERS-CoV的抗体免疫可能导致病理损伤的增加。港大陈志伟/袁国勇团队的研究发现,S蛋白抗体的免疫反应可能导致肺部病理学评分升高,其中关键机制是中和抗体介导的巨噬细胞反应失衡。
近期的研究进一步揭示,冠状病毒的ADE可能通过抗体介导S-RBD与细胞膜融合,增强病毒进入细胞的能力。对于MERS-CoV,抗体处理可以增强S2'的酶切活性,表明抗体可能影响病毒的融合过程。设计疫苗时,需避免诱导低效价抗体,以防止ADE效应的出现,而适度的抗体反应可能是预防ADE的关键。
总的来说,疫苗设计者需深入理解ADE效应的复杂机制,寻找方法诱导适当的免疫应答,以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对冠状病毒的ADE效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为疫苗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