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藓糖醇2年价格跌剩1/4,谁是下一个天然甜味剂顶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6 05:2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8 06:40
人类食糖,已有万年历史。糖分不仅为人体提供能量,还能刺激大脑多巴胺的分泌,为食物的美味奠定基础。
然而,随着物质需求的满足和食品工业的精细化发展,高糖饮食引发的“皮肤老化、肥胖、蛀牙、心脑血管疾病”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代糖产业作为糖的替代品,不断壮大,如今已成为全球近60亿美元的市场。
在复杂的代糖品类中,天然甜味剂尽管市场占有率较小,但潜力巨大。本文将聚焦2023年上半年天然甜味剂市场的动态,探讨其发展趋势。
首先,市场扩容,人工合成甜味剂仍占主导。1879年,美国科学家发明了糖精钠,开启了“替代糖”的概念。随着提取合成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甜味剂种类日益丰富。根据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甜味剂产量约为25.3万吨,其中人工甜味剂占主导,排名前三的产品分别为甜蜜素(44%)、糖精(28%)和阿斯巴甜(12%)。承载甜味剂产业增长的核心行业是无糖饮料,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在2014年至2020年间增长十倍,年复合增长率达38.69%,预计2027年将达到276.6亿元。
此前,阿斯巴甜被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事件,引发了全球消费者对甜味剂市场的高度关注,也让天然甜味剂借势迎来一波增长。其中,赤藓糖醇、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和即将在国内获批的D-阿洛酮糖成为关注焦点。
赤藓糖醇作为“顶流”曾因口感优势价格飙升,但市场供过于求导致赤藓糖醇价格下跌。今年一季度财报显示,三元生物和保龄宝两大赤藓糖醇“巨头”收入分别同比下降63.33%和46.82%。虽然企业有其他产品线作为业务补充,但赤藓糖醇内卷已成事实。资本大量涌入,企业增多,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战,赤藓糖醇单价从2021年的4万元/吨跌至2023上半年的万元/吨。
赤藓糖醇在年初被《自然医学》杂志“点名”,揭示了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风险关联。虽然后续文章呼吁理性看待,指出实验样本数据不具代表性,适量食用代糖是关键。
5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非糖甜味剂(NSS)指南》呼吁正确食用代糖,强调了D-阿洛酮糖等“营养型甜味剂”安全性。D-阿洛酮糖具有与蔗糖相似的甜度曲线,被誉为“最具潜力的蔗糖替代品”。截至今年上半年,D-阿洛酮糖已被多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为食品添加剂。
我国企业如百龙创园、保龄宝、三元生物、金禾实业等展现出强大的生产实力,特别是在生物转化法制备阿洛酮糖方面。国内企业也在不断提升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甜菊糖苷的复配趋势明显。甜菊糖苷是从菊科植物甜叶菊中提取的糖苷,口感与蔗糖相似。今年上半年,甜菊糖苷市场增长主要围绕扩大优异品种规模和优化复配配方。相关品牌通过提升农业技术,种植更高质量的甜叶菊,以生产品质更好、味道更甜的甜菊糖苷。
罗汉果甜苷作为草本果实,具有清热润肺、利咽开音的功效,被新茶饮品牌如奈雪等选用。嘉吉推出的Truvia® 臻唯恬® 罗汉果系列新产品,展示了罗汉果甜苷在食品中的应用潜力。广西作为主要罗汉果生产地区,拥有多个头部罗汉果甜苷生产企业,年产能约为1100吨。
综上所述,人类对糖的“又爱又恨”促使市场不断探索更健康、安全的甜味剂替代品。天然甜味剂因其独特属性,在市场中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甜味剂产业将继续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