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最悠久中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7 16:45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8:24
据我所知是成都石室中学
史料如下:
西汉景帝末年(公元前143—141年),蜀郡太守文翁鉴于蜀地偏僻,经济、文化很不发达,于成都城南(即今四川省成都市文庙前街石室中学所在地)创立了蜀郡郡学。据《汉书》记载,文翁“立石室精舍”,“招下县子弟为官学弟子”,同时选拔教师到京城长安学习,学成后回到蜀地教学。从此,“文翁石室”便成了文翁所办学校的代称。这之后蜀地一跃而成为全国科学文化先进地区之一。十八年后,即公元前24年,汉武帝下令天下郡国效仿蜀郡,普遍设立官学,兴办学堂。
沿革:
“文翁石室”创立不久,即以学风卓荦,人才辈出而名冠西南。公元前124年,汉武帝下令全国效仿文翁兴办学校。二百多年后东汉安帝时的一场火灾,石室连同成都城一起遭到了严重破坏。直到公元194年才由蜀守高氏予以修复。同年,发生了著名的“州夺郡学”事件,石室被辟为益州州学。公元994年后蜀开始在石室刊刻石经,北宋时继续补刻,直到宣和年间才将十三经全部刻完。明末清初,张献忠据蜀,石室俱成瓦砾。1661年当局在文翁石室旧址建立府学。有清三百载,四川学校实际以此为首。康熙年间,四川按察使刘德芳在此建锦江书院,直至1902年四川总督岑春煊改之为成都师范学堂,癸卯学制施行后又改成都府中学堂。辛亥*后改称成都联合中学。1940年2月,学校更名四川省立成都石室中学,1948年年被评为全国优良示范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2年9月,学校再更名为成都第四中学。无产阶级文化大*中,石室中学第三次遭到毁灭性破坏,清代修建的所有建筑均不复存在。1983年4月恢复旧名。
文翁办学,在中国教育史上的意义突出地表现为:
第一,文翁石室是第一所由省级地方*兴建的官学,开中国地方官办学校之先河,其影响极为深远。自汉武帝下令全国各郡效仿文翁办学后,全国各地办学如雨后春笋,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推动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发展。
第二, 对文翁兴学的功德,后世评价极高,将文翁办学并促进蜀地文化发展的功绩与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辉煌业绩并提,“文翁化蜀”与“李冰治水”同为秦汉时代四川的两项造福后人、功彪史册的不朽业绩。李冰和文翁也因促进、推动蜀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千百年来为人们所称颂、景仰。
第三,文翁办学,由此形成了深厚的石室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教育理论,如“非教无以保富庶,非待富庶而后议教”、“教以尚德为先”、“诱进”等等。这些观点和理论,延及后世,成为我国教育优良传统和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看来,也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第四,虽时移世易或胜衰起伏,石室在原址办学二千余年(即现在的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历代地方*均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石室得以长盛不衰,为世所罕见。
1904年(光绪三十年)学校由当时的“成都府师范学堂”改为成都府中学堂。这标志着改办新学的开始。这以后校名虽多次变动,但1904年的这次变动,却被视为石室教育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变革。这次改革,从学制、学习内容、教材使用、教师选择等方面都有重大变革,尤其以学生学习内容的改革为最,即由以前的《诗》《书》《易》《仪礼》《春秋》《论语》等儒家经典变革为学习现代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其办学格局亦更接近现在中学的格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先进的科学、民主的影响,这为后来四十年代学生运动在石室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应该说,改办新学是石室办学者“因时应事”,顺应时代发展的重大举措。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8:25
应该是北京一中,可追溯到清顺治年间的八旗官学,顺治在位,且入关之后,是在1644-1661年,因此,北京一种的建校年代,应该在此时间范围之内。
北京的公立学校均为清*在实行“新政”过程中的产物。“新政”的主
要内容之一,就是改书院为学堂。最早的公立中学大多是在八旗官学的基
础上改建,或由顺天府直接兴办。这些学校行政人员由*任命,经费由
*拨款,所有学校的教学水平都较高。
北京一中:八旗官学成新文化先锋
北京一中的历史溯源可达清顺治年间,为八旗官学。当时*开设八
旗书院,希望改变八旗子弟在科举之途上的颓势。1901年清廷开始逐步改
革科举制度,书院也就改成了新式学堂。1902年在八旗书院旧址之上创办
了宗室·觉罗八旗中学堂。首任校长由管学大臣张百熙兼任。辛亥*后,
更名为京师公立第一中学校。按壬子癸丑学制,不分高中、初中。1924年
按壬戌学制改为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五四运动之后,北京教育界第一位教授白话文的教师董鲁安就在一中执
教。上世纪二十年代,罗常培、老舍、郑天挺等人也曾在北京一中执教。
一中校址位于东城区宝钞胡同,这里原系“延尚书故宅”。光绪十三年
(1887年)八旗官*合集资购入了这座院子,光绪二十三年(1897
年)经修整后成为了八旗书院的院址。书院建成后历经学堂、学校之变,
但校址一直没有迁移过。
北京一中校址:东城区宝钞胡同
北京二中:左翼宗学有*传统
北京二中的前身是创建于清朝的左翼宗学,当时只招收属于八旗左翼
的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子弟入学。
1912年改为京师公立第二中学,在社会上择优录取,各民族子弟均可
入学。上世纪二十年代时期,陈敬斋、焦菊隐两先生出任校长。
二中有着光荣的*传统,1926年3月18日,有150多名二中的师生
参加了段祺瑞执*门前举行的示威*。
北京二中校址:东城区内务部街15号
北京三中:右翼宗学名家辈出
北京三中的前身是清廷右翼宗学,系皇族贵胄学校。1910年改右翼宗
学为八旗右翼子弟学堂,供正黄旗、正红旗、镶红旗、镶蓝旗中的子弟入
学。辛亥*后改称为京师公立第三中学。
北京三中校址为富国街(旧名祖家街)3号,现已公布为西城区文物保
护单位。三中校址原为祖大寿祠。祖大寿系明辽东守将,顺治十三年
(1656年)卒,死后改住宅为祠堂。雍正八年以祖大寿祠堂为正黄旗官
学,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重修。
三中教学管理严格,学生作风朴实,著名画家、教育家王森然曾在三中
执教,著名作家老舍和学者罗常培等也曾就读于三中。
北京三中校址:西城区富国街3号
北京二中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其最早前身是清朝左翼宗学,始建于1724年。从有历史记载到现在,已有283年的历史。
《清实录》雍正卷中记载,雍正皇帝曾在雍正二年颁布诏书,要求成立左、右翼宗学,专供皇室子弟学习。二中最早的前身是清朝左翼宗学,三中是右翼宗学,两所中学的历史都将近300年。
左翼宗学与右翼宗学(现北京三中)一并,始建于清雍正二年闰四月初五(公元1724年5月27日)。左翼宗学系清镶白旗子弟学校,其确切校址是:今东四南大街(东四十字路东侧至灯市东口)马路东侧的街面上。
戊戌变法后,公元1905年,左翼宗学改建为左翼八旗第五初等小学堂。
公元1910年3月,改为左翼八旗中学堂。
*时期
*建立后,即1912年改为京师公立第二中学校,后又改名为北平市立第二中学、北京市立第二中学。
1910年至1936年校址移至史家胡同(“史可法祠堂”旧址)。
*25年11月1日(公元1936年),北京二中由史家胡同迁入内务部街15号现址。即原军阀段祺瑞*内务部公署所在地,直至现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99年被批准为北京市首批全国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校。
参考资料:http://www.wiki.cn/wiki/%E5%8C%97%E4%BA%AC%E4%BA%8C%E4%B8%AD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8:25
不求得分,只要说句公道话。强烈支持alsea007的说法以及楼主的倾向,同时为延陵浪子的无知感到遗憾。
首先要告诉浪子同学,成都的历史至今已有4000余年。在夏代纪年的早期阶段,成都平原已形成了高度发达的金沙文明,它是古蜀文化发展的一个巅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公元前4世纪,蜀国开明王朝迁蜀都城至成都,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名成都,相沿至今。从成都正式得名到今天也已经有2400余年,你如何能说成都这个城市都没有2000年的历史?
alsea007把石室的悠久历史已经讲的非常详细了,本人佩服。今天的石室秉承了文翁的精神,与2000多年前的石室一脉相承,又如何不能算作一个学校?楼主选alsea007的答案是明智的选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8:26
北京一中:八旗官学成新文化先锋
北京一中的历史溯源可达清顺治年间,为八旗官学。当时*开设八
旗书院,希望改变八旗子弟在科举之途上的颓势。1901年清廷开始逐步改
革科举制度,书院也就改成了新式学堂。1902年在八旗书院旧址之上创办
了宗室·觉罗八旗中学堂。首任校长由管学大臣张百熙兼任。辛亥*后,
更名为京师公立第一中学校。按壬子癸丑学制,不分高中、初中。1924年
按壬戌学制改为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五四运动之后,北京教育界第一位教授白话文的教师董鲁安就在一中执
教。上世纪二十年代,罗常培、老舍、郑天挺等人也曾在北京一中执教。
一中校址位于东城区宝钞胡同,这里原系“延尚书故宅”。光绪十三年
(1887年)八旗官*合集资购入了这座院子,光绪二十三年(1897
年)经修整后成为了八旗书院的院址。书院建成后历经学堂、学校之变,
但校址一直没有迁移过。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8:26
我看成都的那个石室中学不能算,因为严格说起来,根本就不是一个学校了。
原文中附的介绍文字也说,石室几经毁坏,后面的的学堂只不过是建立在同一个地址而已,人员上完全没有承接关系,算不得一个学校。说现在的石室中学始建于汉代,那实在是牵强附会。
按照清华的老校长,梅贻琦的说法,所谓大学者,非有大厦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学校重要的不是校舍,而是学术的源流。
比如湖南大学,现在在岳麓书院旧址,但湖南大学只敢说自己有岳麓书院的传承,不敢说自己就是称岳麓书院的延续。
再比如难道可以说北京大学始建于汉代太学吗?显然不能。
台湾清华大学,可以属于清华大学一脉,是由于人员是传承自北京清华大学的。
北京的3所中学,有人员档案可查,是确凿的。延陵浪子说的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不知有什么支持文献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