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8 22: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03:59
在十七世纪,当笛卡尔和费尔马的解析几何兴起之时,一门与绘图紧密相关的几何学也开始崭露头角。这种被称为射影几何的学科,其概念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所提及,受到文艺复兴时期透视学兴盛的推动,逐渐发展成熟。古希腊几何学家为了建筑和绘图的需求,研究了投影和截影,如公元前200年的阿波罗尼奥斯和4世纪的帕普斯定理,都在其中留下了痕迹。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的繁荣促使人们关注如何在平面上准确表现实物,这使得中心投影的概念得以发展。数学家们开始研究图形在投影下的性质,从而诞生了射影几何,它在图形的相似性和变形中产生了新的概念和理论。射影几何真正独立成为一门学科,要归功于十七世纪的数学家们,如开普勒引入无穷远点,笛沙格和帕斯卡等人的工作奠定了学科的基础。
笛沙格的自学成才经历使他成为射影几何的重要推动者。他的著作《试论圆锥曲线和平面的相交所得结果的初稿》引入了新的几何学概念,如直线和曲线的极限理论,他的迪沙格定理成为射影几何的基础定理。帕斯卡则在六边形定理和《圆锥曲线论》中做出了贡献,尽管他们的研究更多关注关联性质而非度量性质,但他们的工作为后来的射影几何奠定了基础。
19世纪的彭赛列成为射影几何的主要奠基人,他系统地阐述了这门学科,并引入了无穷远虚圆点和配极对应。施泰纳和施陶特分别在图形生成和坐标系建立上做出了贡献,尽管他们的方法尚未完善,但他们的努力为射影几何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解析几何的发展,如莫比乌斯和普吕克的工作,也为射影几何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19世纪前半叶,射影几何的研究经历了综合法与解析法的争论,但彭赛列等人的综合法研究使射影几何成为一个系统化的体系。直到1882年,帕施建立了第一个严格的射影几何演绎体系,标志着射影几何学的进一步发展。射影几何学的发展与群的概念结合,以及克莱因和嘉当等人的工作,都推动了这门几何学的深化和扩展。
射影几何是研究图形的射影性质,即它们经过射影变换后,依然保持不变的图形性质的几何学分支学科。一度也叫做投影几何学,在经典几何学中,射影几何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通过它可以把其他一些几何学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