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暴词语解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8 05:1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1 15:25
“作践”、“糟塌”是汉语中的两个词语,它们主要用来形容对待事物的不负责任、浪费或破坏行为。其中,“作践”是指在使用或处理事物时,不加珍惜、爱护,导致事物价值降低或损耗的行为。例如,对待公共设施不加爱护,随意损坏或破坏,就是一种“作践”行为。而“糟塌”则更侧重于浪费,指在使用过程中,不加节制,导致资源或价值的流失。例如,过度消费食物,造成浪费,就是一种典型的“糟塌”行为。
古时候,人们就对“作践”和“糟塌”行为有深刻的认识。北魏时期的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到,“耕而不劳,不如作暴”,这里的“作暴”就是指浪费、糟蹋的意思。郝懿行在《宝训·杂说篇》中进一步解释,“暴……耗也”,明确指出“作暴”即是浪费、消耗之意。这些古人的智慧,为我们提供了看待资源、财物和时间的宝贵视角。
在现代社会,随着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环保意识的提升,我们更应警惕“作践”和“糟塌”行为的发生。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节约用水用电,避免食物浪费,合理规划使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担。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应珍惜时间,高效利用资源,避免无谓的消耗和浪费。在对待他人和公共财物时,也应持有尊重和爱护之心,避免破坏和浪费。
总之,“作践”和“糟塌”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考验,更是对社会资源的尊重和对环境保护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培养节约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