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每日一字 止部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8 19:1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0 19:12
止——探索汉字的魅力:从脚到止息的深意/
止【zhǐ】,这个汉字的形体,如同古人巧思的足印,甲骨文中的它清晰地描绘了一只脚的轮廓,趾头、脚掌、脚跟——一个生动的象形之作。金文和篆书虽历经演变,但依然保留着这份原始的足部意象。
在《说文解字·止部》中,许慎赋予“止”以深刻的解读:“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他将止与大地的基底相连,象征生命的根基,同时形象地比喻为脚趾,与自然生长的草木形成巧妙对应。
段玉裁在其注释中进一步揭示:“许书无趾字,止即趾也。止,足也。古文止为趾,可见古人对脚部的理解之细。”这段文字揭示了“止”与“趾”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古代语言中的替换使用。
“止”不仅象征着脚,更在历史的演变中衍生出停止、终止的含义。在先秦时期,“止”与“趾”、“足”并行,都指代人的脚。随着“止”的专用,脚的原始意义便附加了“足字旁”,形成了“趾”。
让我们在《诗经》的篇章中探寻“止”的韵律。“召南·草虫”中,‘亦既见止’,那是句尾的感叹,表达了完成和内心的平静。“相鼠有齿,人而无止”,“止”在此处寓言“耻”之深意,揭示道德的底线。
在《小雅·祈父》中,止息的含义展现了苦境中的无奈,“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而在《小雅·车舝》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止”作为“之”的通假,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尊崇。
老子的《道德经》中,“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告诉我们,懂得满足与适可而止,是通向长久安宁的智慧。“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孔子用静止的水比喻内心的镜鉴,揭示了内心宁静的重要性。
成语“止于至善”和“适可而止”都是“止”的智慧体现,前者倡导追求卓越,后者提醒我们不过度。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与“饮鸩止渴”,则分别描绘了世事无常和短期快意与长期后果的对比。
从“止”的形旁和声旁中,我们看到“正”、“足”、“步”等字,每个字都承载着“止”的独特含义。透过这些形声字,我们可以窥见古人如何将“止”的精神融入到生活和表达中,形成深远的文化传承。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0 19:14
止——探索汉字的魅力:从脚到止息的深意/
止【zhǐ】,这个汉字的形体,如同古人巧思的足印,甲骨文中的它清晰地描绘了一只脚的轮廓,趾头、脚掌、脚跟——一个生动的象形之作。金文和篆书虽历经演变,但依然保留着这份原始的足部意象。
在《说文解字·止部》中,许慎赋予“止”以深刻的解读:“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他将止与大地的基底相连,象征生命的根基,同时形象地比喻为脚趾,与自然生长的草木形成巧妙对应。
段玉裁在其注释中进一步揭示:“许书无趾字,止即趾也。止,足也。古文止为趾,可见古人对脚部的理解之细。”这段文字揭示了“止”与“趾”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古代语言中的替换使用。
“止”不仅象征着脚,更在历史的演变中衍生出停止、终止的含义。在先秦时期,“止”与“趾”、“足”并行,都指代人的脚。随着“止”的专用,脚的原始意义便附加了“足字旁”,形成了“趾”。
让我们在《诗经》的篇章中探寻“止”的韵律。“召南·草虫”中,‘亦既见止’,那是句尾的感叹,表达了完成和内心的平静。“相鼠有齿,人而无止”,“止”在此处寓言“耻”之深意,揭示道德的底线。
在《小雅·祈父》中,止息的含义展现了苦境中的无奈,“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而在《小雅·车舝》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止”作为“之”的通假,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尊崇。
老子的《道德经》中,“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告诉我们,懂得满足与适可而止,是通向长久安宁的智慧。“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孔子用静止的水比喻内心的镜鉴,揭示了内心宁静的重要性。
成语“止于至善”和“适可而止”都是“止”的智慧体现,前者倡导追求卓越,后者提醒我们不过度。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与“饮鸩止渴”,则分别描绘了世事无常和短期快意与长期后果的对比。
从“止”的形旁和声旁中,我们看到“正”、“足”、“步”等字,每个字都承载着“止”的独特含义。透过这些形声字,我们可以窥见古人如何将“止”的精神融入到生活和表达中,形成深远的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