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8 01: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0 02:27
黄现璠在其论文《我国民族历史没有奴隶社会的探讨》(《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2、3期)中探讨了我国民族历史中是否存在奴隶社会的问题。无奴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玉时阶教授也有所贡献,他在《青海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1、2期上发表了相关观点。
张广志在《略论奴隶制的历史地位》中讨论了奴隶制在历史中的地位,黄伟城则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2、3期的论文中质疑奴隶社会是否为阶级社会的必经阶段,并探讨了商朝社会性质。祝中熹、韦文宣和曹成章等学者也分别在各自的研究中对奴隶社会、农奴制度和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入探讨。
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多位学者如徐溥、纵瑞华、张永国、朱晞等,从不同角度继续讨论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的关系,以及中国古代社会性质的理论问题。王克旺、胡曲园、陆中明等人的研究关注了少数民族社会形态的特殊性,以及对《老子》等古代文献中社会现象的解读。
进入21世纪,研究者如王学典、李怀国、王平和王赞源等,继续围绕奴隶社会的存在与否,从文献和考古证据中寻找答案,韩岩和段忠桥则涉及了马克思的理论与奴隶制问题的讨论。这些研究为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复杂性提供了多元视角。
“无奴学派”是指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新时期共同主张“中国没有经历过奴隶社会”的一群学者,计有黄现璠、张广志、黄伟城、祝中熹、韦文宣、曹成章、纵瑞华、胡钟达、薛惠宗、张一民、黄增庆、吴扎拉·克尧、沈长云、满都尔图、玉时阶、杜昆、崔连仲、张永国、朱晞、易谋远、况浩林、王克旺、莫金山、王胜国、胡曲园、段启增、李本高、何平、颜恩泉、王明富、段忠桥、晁福林、李学功、叶文宪、启良、王学典、王平、王赞源、薛立芳、毛佑全、王庆宪、廖君湘、王长坤、鲁宽民、陈淳、张明富、鲁克俭等人(以论文发表先后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