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7 20:4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01:23
此书不是我收藏的十几种说呼作品里看得最多的一部,但绝对是印象最深刻的一部。一是因为它厚,一千零三十六页,充分体现了把口口相传的西河大鼓大书落到纸面上的难度与分量;二是因为它的印数,八四年三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了五十二万册,到了十二月第二次印刷,总印量达到了八十三万五千册,这个数字放到今天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恐怖感;三是刘泰清这个名字我记得很牢。 彼时的青岛曾经也算是“曲艺重镇”,地方志里关于劈柴院的描述让出生在文化沙漠时代的我艳羡不已。我未赶上八十年前“泰清茶社”场场全红的盛世,也未赶上六十年前西河泰斗的第二春,甚至未曾正经听过鼓书的演出,不过“刘泰清”这个名字还是常听爷爷辈的人与侯宝林、马三立、高元钧这些在青岛撂过场子的大家们并列着提起。 真正与刘老爷子发生一点交集全因为曲艺迷哥哥。那年去拍婚纱照拉着他当大跟班,结果中午在中山路吃饭时,他非要顺脚去一下劈柴院,说是旧里院都要拆掉重建了,那可是刘泰清住过的地方,寻不着他的后人去看一眼拍张照片也是好的。回想起来我们带着妆走在阳光下破旧的屋间,大概会吓坏几个从小窗里向外望天的老人吧。 寻访也没有什么成果,只在想象中前辈大师们曾经留下不灭身影的地方拍了些照片。古旧的房阶院巷后面遥遥地衬着干云的大厦,浮云忽如苍狗忽如白衣罩下,忘了来路。 《呼家将》的前言中高元钧说刘泰清在济南时不论在哪个园子,观众一听是他在说书便往里涌,真是令人神往。那时园子的门槛一定比德云社矮上不少。而据整理此书的刘书琴回忆,她父亲在*末临终前一次次对她说:“孩子啊!我什么也不牵挂,可惜的是我这一肚子的货,就要带走了。”此等憾事在曲艺界实在多不胜数,后来人也只能靠勉强落在纸面上的文字臆想大家当年的丰神。 今年五月,在新建的劈柴院江宁会馆举行了纪念刘泰清诞辰 106 周年专题研讨会,雨中许多曲艺名流仍旧照常赴会,为的就是一抒自己对刘老爷子甚至整个属于曲艺时代的思念之情。而当年的“青岛刘三姐”刘慧琴也在纪念演唱会上献唱了两段西河大鼓。 这新闻我虽见了,但并未去掺和,毕竟自己是个连外行都算不上的听书看书虫而已。哥哥也未去,大约是因为知道去了也不会得到更多的东西,也许反倒会破坏了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念想。 我小时候所处的八十年代是个资讯和娱乐还不算怎么太发达的时段,跟着广播听书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项爱好。每天到了时间,听书的人都猴急猴急地找到一部半导体去享受既公开又隐密的欢乐时光。若误了一天的书,不会有网络下载提供回放,只能等待下次重播的机会。我经常用笔记录下人物名和兵器谱,直到许多年后才发现其中的一大部分都是别字。我清楚地记得高考的那几天中午我仍然固执地躺在床上把书给听完了。现在那种热情很难找回了,常常会面对着下载好的打包一百二百回评书MP3发呆。 大学时曾经有一个师妹偶然说起她喜欢听评书,心头一热,感觉遇到了知己,又奇怪一个年龄小小的姑娘怎么也好这一口。其实自己在这个时代还记得这些东西又何尝不是一个古怪的小孩子。 还喜欢听书吗,当我厌倦了奔跑时就停下来回答。 PS:周申的绣像也还不错,可惜没多做几幅插图。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01:23
此书不是我收藏的十几种说呼作品里看得最多的一部,但绝对是印象最深刻的一部。一是因为它厚,一千零三十六页,充分体现了把口口相传的西河大鼓大书落到纸面上的难度与分量;二是因为它的印数,八四年三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了五十二万册,到了十二月第二次印刷,总印量达到了八十三万五千册,这个数字放到今天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恐怖感;三是刘泰清这个名字我记得很牢。 彼时的青岛曾经也算是“曲艺重镇”,地方志里关于劈柴院的描述让出生在文化沙漠时代的我艳羡不已。我未赶上八十年前“泰清茶社”场场全红的盛世,也未赶上六十年前西河泰斗的第二春,甚至未曾正经听过鼓书的演出,不过“刘泰清”这个名字还是常听爷爷辈的人与侯宝林、马三立、高元钧这些在青岛撂过场子的大家们并列着提起。 真正与刘老爷子发生一点交集全因为曲艺迷哥哥。那年去拍婚纱照拉着他当大跟班,结果中午在中山路吃饭时,他非要顺脚去一下劈柴院,说是旧里院都要拆掉重建了,那可是刘泰清住过的地方,寻不着他的后人去看一眼拍张照片也是好的。回想起来我们带着妆走在阳光下破旧的屋间,大概会吓坏几个从小窗里向外望天的老人吧。 寻访也没有什么成果,只在想象中前辈大师们曾经留下不灭身影的地方拍了些照片。古旧的房阶院巷后面遥遥地衬着干云的大厦,浮云忽如苍狗忽如白衣罩下,忘了来路。 《呼家将》的前言中高元钧说刘泰清在济南时不论在哪个园子,观众一听是他在说书便往里涌,真是令人神往。那时园子的门槛一定比德云社矮上不少。而据整理此书的刘书琴回忆,她父亲在*末临终前一次次对她说:“孩子啊!我什么也不牵挂,可惜的是我这一肚子的货,就要带走了。”此等憾事在曲艺界实在多不胜数,后来人也只能靠勉强落在纸面上的文字臆想大家当年的丰神。 今年五月,在新建的劈柴院江宁会馆举行了纪念刘泰清诞辰 106 周年专题研讨会,雨中许多曲艺名流仍旧照常赴会,为的就是一抒自己对刘老爷子甚至整个属于曲艺时代的思念之情。而当年的“青岛刘三姐”刘慧琴也在纪念演唱会上献唱了两段西河大鼓。 这新闻我虽见了,但并未去掺和,毕竟自己是个连外行都算不上的听书看书虫而已。哥哥也未去,大约是因为知道去了也不会得到更多的东西,也许反倒会破坏了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念想。 我小时候所处的八十年代是个资讯和娱乐还不算怎么太发达的时段,跟着广播听书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项爱好。每天到了时间,听书的人都猴急猴急地找到一部半导体去享受既公开又隐密的欢乐时光。若误了一天的书,不会有网络下载提供回放,只能等待下次重播的机会。我经常用笔记录下人物名和兵器谱,直到许多年后才发现其中的一大部分都是别字。我清楚地记得高考的那几天中午我仍然固执地躺在床上把书给听完了。现在那种热情很难找回了,常常会面对着下载好的打包一百二百回评书MP3发呆。 大学时曾经有一个师妹偶然说起她喜欢听评书,心头一热,感觉遇到了知己,又奇怪一个年龄小小的姑娘怎么也好这一口。其实自己在这个时代还记得这些东西又何尝不是一个古怪的小孩子。 还喜欢听书吗,当我厌倦了奔跑时就停下来回答。 PS:周申的绣像也还不错,可惜没多做几幅插图。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3 02:21
此书不是我收藏的十几种说呼作品里看得最多的一部,但绝对是印象最深刻的一部。一是因为它厚,一千零三十六页,充分体现了把口口相传的西河大鼓大书落到纸面上的难度与分量;二是因为它的印数,八四年三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了五十二万册,到了十二月第二次印刷,总印量达到了八十三万五千册,这个数字放到今天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恐怖感;三是刘泰清这个名字我记得很牢。 彼时的青岛曾经也算是“曲艺重镇”,地方志里关于劈柴院的描述让出生在文化沙漠时代的我艳羡不已。我未赶上八十年前“泰清茶社”场场全红的盛世,也未赶上六十年前西河泰斗的第二春,甚至未曾正经听过鼓书的演出,不过“刘泰清”这个名字还是常听爷爷辈的人与侯宝林、马三立、高元钧这些在青岛撂过场子的大家们并列着提起。 真正与刘老爷子发生一点交集全因为曲艺迷哥哥。那年去拍婚纱照拉着他当大跟班,结果中午在中山路吃饭时,他非要顺脚去一下劈柴院,说是旧里院都要拆掉重建了,那可是刘泰清住过的地方,寻不着他的后人去看一眼拍张照片也是好的。回想起来我们带着妆走在阳光下破旧的屋间,大概会吓坏几个从小窗里向外望天的老人吧。 寻访也没有什么成果,只在想象中前辈大师们曾经留下不灭身影的地方拍了些照片。古旧的房阶院巷后面遥遥地衬着干云的大厦,浮云忽如苍狗忽如白衣罩下,忘了来路。 《呼家将》的前言中高元钧说刘泰清在济南时不论在哪个园子,观众一听是他在说书便往里涌,真是令人神往。那时园子的门槛一定比德云社矮上不少。而据整理此书的刘书琴回忆,她父亲在*末临终前一次次对她说:“孩子啊!我什么也不牵挂,可惜的是我这一肚子的货,就要带走了。”此等憾事在曲艺界实在多不胜数,后来人也只能靠勉强落在纸面上的文字臆想大家当年的丰神。 今年五月,在新建的劈柴院江宁会馆举行了纪念刘泰清诞辰 106 周年专题研讨会,雨中许多曲艺名流仍旧照常赴会,为的就是一抒自己对刘老爷子甚至整个属于曲艺时代的思念之情。而当年的“青岛刘三姐”刘慧琴也在纪念演唱会上献唱了两段西河大鼓。 这新闻我虽见了,但并未去掺和,毕竟自己是个连外行都算不上的听书看书虫而已。哥哥也未去,大约是因为知道去了也不会得到更多的东西,也许反倒会破坏了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念想。 我小时候所处的八十年代是个资讯和娱乐还不算怎么太发达的时段,跟着广播听书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项爱好。每天到了时间,听书的人都猴急猴急地找到一部半导体去享受既公开又隐密的欢乐时光。若误了一天的书,不会有网络下载提供回放,只能等待下次重播的机会。我经常用笔记录下人物名和兵器谱,直到许多年后才发现其中的一大部分都是别字。我清楚地记得高考的那几天中午我仍然固执地躺在床上把书给听完了。现在那种热情很难找回了,常常会面对着下载好的打包一百二百回评书MP3发呆。 大学时曾经有一个师妹偶然说起她喜欢听评书,心头一热,感觉遇到了知己,又奇怪一个年龄小小的姑娘怎么也好这一口。其实自己在这个时代还记得这些东西又何尝不是一个古怪的小孩子。 还喜欢听书吗,当我厌倦了奔跑时就停下来回答。 PS:周申的绣像也还不错,可惜没多做几幅插图。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01:23
此书不是我收藏的十几种说呼作品里看得最多的一部,但绝对是印象最深刻的一部。一是因为它厚,一千零三十六页,充分体现了把口口相传的西河大鼓大书落到纸面上的难度与分量;二是因为它的印数,八四年三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了五十二万册,到了十二月第二次印刷,总印量达到了八十三万五千册,这个数字放到今天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恐怖感;三是刘泰清这个名字我记得很牢。 彼时的青岛曾经也算是“曲艺重镇”,地方志里关于劈柴院的描述让出生在文化沙漠时代的我艳羡不已。我未赶上八十年前“泰清茶社”场场全红的盛世,也未赶上六十年前西河泰斗的第二春,甚至未曾正经听过鼓书的演出,不过“刘泰清”这个名字还是常听爷爷辈的人与侯宝林、马三立、高元钧这些在青岛撂过场子的大家们并列着提起。 真正与刘老爷子发生一点交集全因为曲艺迷哥哥。那年去拍婚纱照拉着他当大跟班,结果中午在中山路吃饭时,他非要顺脚去一下劈柴院,说是旧里院都要拆掉重建了,那可是刘泰清住过的地方,寻不着他的后人去看一眼拍张照片也是好的。回想起来我们带着妆走在阳光下破旧的屋间,大概会吓坏几个从小窗里向外望天的老人吧。 寻访也没有什么成果,只在想象中前辈大师们曾经留下不灭身影的地方拍了些照片。古旧的房阶院巷后面遥遥地衬着干云的大厦,浮云忽如苍狗忽如白衣罩下,忘了来路。 《呼家将》的前言中高元钧说刘泰清在济南时不论在哪个园子,观众一听是他在说书便往里涌,真是令人神往。那时园子的门槛一定比德云社矮上不少。而据整理此书的刘书琴回忆,她父亲在*末临终前一次次对她说:“孩子啊!我什么也不牵挂,可惜的是我这一肚子的货,就要带走了。”此等憾事在曲艺界实在多不胜数,后来人也只能靠勉强落在纸面上的文字臆想大家当年的丰神。 今年五月,在新建的劈柴院江宁会馆举行了纪念刘泰清诞辰 106 周年专题研讨会,雨中许多曲艺名流仍旧照常赴会,为的就是一抒自己对刘老爷子甚至整个属于曲艺时代的思念之情。而当年的“青岛刘三姐”刘慧琴也在纪念演唱会上献唱了两段西河大鼓。 这新闻我虽见了,但并未去掺和,毕竟自己是个连外行都算不上的听书看书虫而已。哥哥也未去,大约是因为知道去了也不会得到更多的东西,也许反倒会破坏了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念想。 我小时候所处的八十年代是个资讯和娱乐还不算怎么太发达的时段,跟着广播听书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项爱好。每天到了时间,听书的人都猴急猴急地找到一部半导体去享受既公开又隐密的欢乐时光。若误了一天的书,不会有网络下载提供回放,只能等待下次重播的机会。我经常用笔记录下人物名和兵器谱,直到许多年后才发现其中的一大部分都是别字。我清楚地记得高考的那几天中午我仍然固执地躺在床上把书给听完了。现在那种热情很难找回了,常常会面对着下载好的打包一百二百回评书MP3发呆。 大学时曾经有一个师妹偶然说起她喜欢听评书,心头一热,感觉遇到了知己,又奇怪一个年龄小小的姑娘怎么也好这一口。其实自己在这个时代还记得这些东西又何尝不是一个古怪的小孩子。 还喜欢听书吗,当我厌倦了奔跑时就停下来回答。 PS:周申的绣像也还不错,可惜没多做几幅插图。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01:23
此书不是我收藏的十几种说呼作品里看得最多的一部,但绝对是印象最深刻的一部。一是因为它厚,一千零三十六页,充分体现了把口口相传的西河大鼓大书落到纸面上的难度与分量;二是因为它的印数,八四年三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了五十二万册,到了十二月第二次印刷,总印量达到了八十三万五千册,这个数字放到今天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恐怖感;三是刘泰清这个名字我记得很牢。 彼时的青岛曾经也算是“曲艺重镇”,地方志里关于劈柴院的描述让出生在文化沙漠时代的我艳羡不已。我未赶上八十年前“泰清茶社”场场全红的盛世,也未赶上六十年前西河泰斗的第二春,甚至未曾正经听过鼓书的演出,不过“刘泰清”这个名字还是常听爷爷辈的人与侯宝林、马三立、高元钧这些在青岛撂过场子的大家们并列着提起。 真正与刘老爷子发生一点交集全因为曲艺迷哥哥。那年去拍婚纱照拉着他当大跟班,结果中午在中山路吃饭时,他非要顺脚去一下劈柴院,说是旧里院都要拆掉重建了,那可是刘泰清住过的地方,寻不着他的后人去看一眼拍张照片也是好的。回想起来我们带着妆走在阳光下破旧的屋间,大概会吓坏几个从小窗里向外望天的老人吧。 寻访也没有什么成果,只在想象中前辈大师们曾经留下不灭身影的地方拍了些照片。古旧的房阶院巷后面遥遥地衬着干云的大厦,浮云忽如苍狗忽如白衣罩下,忘了来路。 《呼家将》的前言中高元钧说刘泰清在济南时不论在哪个园子,观众一听是他在说书便往里涌,真是令人神往。那时园子的门槛一定比德云社矮上不少。而据整理此书的刘书琴回忆,她父亲在*末临终前一次次对她说:“孩子啊!我什么也不牵挂,可惜的是我这一肚子的货,就要带走了。”此等憾事在曲艺界实在多不胜数,后来人也只能靠勉强落在纸面上的文字臆想大家当年的丰神。 今年五月,在新建的劈柴院江宁会馆举行了纪念刘泰清诞辰 106 周年专题研讨会,雨中许多曲艺名流仍旧照常赴会,为的就是一抒自己对刘老爷子甚至整个属于曲艺时代的思念之情。而当年的“青岛刘三姐”刘慧琴也在纪念演唱会上献唱了两段西河大鼓。 这新闻我虽见了,但并未去掺和,毕竟自己是个连外行都算不上的听书看书虫而已。哥哥也未去,大约是因为知道去了也不会得到更多的东西,也许反倒会破坏了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念想。 我小时候所处的八十年代是个资讯和娱乐还不算怎么太发达的时段,跟着广播听书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项爱好。每天到了时间,听书的人都猴急猴急地找到一部半导体去享受既公开又隐密的欢乐时光。若误了一天的书,不会有网络下载提供回放,只能等待下次重播的机会。我经常用笔记录下人物名和兵器谱,直到许多年后才发现其中的一大部分都是别字。我清楚地记得高考的那几天中午我仍然固执地躺在床上把书给听完了。现在那种热情很难找回了,常常会面对着下载好的打包一百二百回评书MP3发呆。 大学时曾经有一个师妹偶然说起她喜欢听评书,心头一热,感觉遇到了知己,又奇怪一个年龄小小的姑娘怎么也好这一口。其实自己在这个时代还记得这些东西又何尝不是一个古怪的小孩子。 还喜欢听书吗,当我厌倦了奔跑时就停下来回答。 PS:周申的绣像也还不错,可惜没多做几幅插图。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01:23
此书不是我收藏的十几种说呼作品里看得最多的一部,但绝对是印象最深刻的一部。一是因为它厚,一千零三十六页,充分体现了把口口相传的西河大鼓大书落到纸面上的难度与分量;二是因为它的印数,八四年三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了五十二万册,到了十二月第二次印刷,总印量达到了八十三万五千册,这个数字放到今天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恐怖感;三是刘泰清这个名字我记得很牢。 彼时的青岛曾经也算是“曲艺重镇”,地方志里关于劈柴院的描述让出生在文化沙漠时代的我艳羡不已。我未赶上八十年前“泰清茶社”场场全红的盛世,也未赶上六十年前西河泰斗的第二春,甚至未曾正经听过鼓书的演出,不过“刘泰清”这个名字还是常听爷爷辈的人与侯宝林、马三立、高元钧这些在青岛撂过场子的大家们并列着提起。 真正与刘老爷子发生一点交集全因为曲艺迷哥哥。那年去拍婚纱照拉着他当大跟班,结果中午在中山路吃饭时,他非要顺脚去一下劈柴院,说是旧里院都要拆掉重建了,那可是刘泰清住过的地方,寻不着他的后人去看一眼拍张照片也是好的。回想起来我们带着妆走在阳光下破旧的屋间,大概会吓坏几个从小窗里向外望天的老人吧。 寻访也没有什么成果,只在想象中前辈大师们曾经留下不灭身影的地方拍了些照片。古旧的房阶院巷后面遥遥地衬着干云的大厦,浮云忽如苍狗忽如白衣罩下,忘了来路。 《呼家将》的前言中高元钧说刘泰清在济南时不论在哪个园子,观众一听是他在说书便往里涌,真是令人神往。那时园子的门槛一定比德云社矮上不少。而据整理此书的刘书琴回忆,她父亲在*末临终前一次次对她说:“孩子啊!我什么也不牵挂,可惜的是我这一肚子的货,就要带走了。”此等憾事在曲艺界实在多不胜数,后来人也只能靠勉强落在纸面上的文字臆想大家当年的丰神。 今年五月,在新建的劈柴院江宁会馆举行了纪念刘泰清诞辰 106 周年专题研讨会,雨中许多曲艺名流仍旧照常赴会,为的就是一抒自己对刘老爷子甚至整个属于曲艺时代的思念之情。而当年的“青岛刘三姐”刘慧琴也在纪念演唱会上献唱了两段西河大鼓。 这新闻我虽见了,但并未去掺和,毕竟自己是个连外行都算不上的听书看书虫而已。哥哥也未去,大约是因为知道去了也不会得到更多的东西,也许反倒会破坏了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念想。 我小时候所处的八十年代是个资讯和娱乐还不算怎么太发达的时段,跟着广播听书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项爱好。每天到了时间,听书的人都猴急猴急地找到一部半导体去享受既公开又隐密的欢乐时光。若误了一天的书,不会有网络下载提供回放,只能等待下次重播的机会。我经常用笔记录下人物名和兵器谱,直到许多年后才发现其中的一大部分都是别字。我清楚地记得高考的那几天中午我仍然固执地躺在床上把书给听完了。现在那种热情很难找回了,常常会面对着下载好的打包一百二百回评书MP3发呆。 大学时曾经有一个师妹偶然说起她喜欢听评书,心头一热,感觉遇到了知己,又奇怪一个年龄小小的姑娘怎么也好这一口。其实自己在这个时代还记得这些东西又何尝不是一个古怪的小孩子。 还喜欢听书吗,当我厌倦了奔跑时就停下来回答。 PS:周申的绣像也还不错,可惜没多做几幅插图。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01:23
此书不是我收藏的十几种说呼作品里看得最多的一部,但绝对是印象最深刻的一部。一是因为它厚,一千零三十六页,充分体现了把口口相传的西河大鼓大书落到纸面上的难度与分量;二是因为它的印数,八四年三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了五十二万册,到了十二月第二次印刷,总印量达到了八十三万五千册,这个数字放到今天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恐怖感;三是刘泰清这个名字我记得很牢。 彼时的青岛曾经也算是“曲艺重镇”,地方志里关于劈柴院的描述让出生在文化沙漠时代的我艳羡不已。我未赶上八十年前“泰清茶社”场场全红的盛世,也未赶上六十年前西河泰斗的第二春,甚至未曾正经听过鼓书的演出,不过“刘泰清”这个名字还是常听爷爷辈的人与侯宝林、马三立、高元钧这些在青岛撂过场子的大家们并列着提起。 真正与刘老爷子发生一点交集全因为曲艺迷哥哥。那年去拍婚纱照拉着他当大跟班,结果中午在中山路吃饭时,他非要顺脚去一下劈柴院,说是旧里院都要拆掉重建了,那可是刘泰清住过的地方,寻不着他的后人去看一眼拍张照片也是好的。回想起来我们带着妆走在阳光下破旧的屋间,大概会吓坏几个从小窗里向外望天的老人吧。 寻访也没有什么成果,只在想象中前辈大师们曾经留下不灭身影的地方拍了些照片。古旧的房阶院巷后面遥遥地衬着干云的大厦,浮云忽如苍狗忽如白衣罩下,忘了来路。 《呼家将》的前言中高元钧说刘泰清在济南时不论在哪个园子,观众一听是他在说书便往里涌,真是令人神往。那时园子的门槛一定比德云社矮上不少。而据整理此书的刘书琴回忆,她父亲在*末临终前一次次对她说:“孩子啊!我什么也不牵挂,可惜的是我这一肚子的货,就要带走了。”此等憾事在曲艺界实在多不胜数,后来人也只能靠勉强落在纸面上的文字臆想大家当年的丰神。 今年五月,在新建的劈柴院江宁会馆举行了纪念刘泰清诞辰 106 周年专题研讨会,雨中许多曲艺名流仍旧照常赴会,为的就是一抒自己对刘老爷子甚至整个属于曲艺时代的思念之情。而当年的“青岛刘三姐”刘慧琴也在纪念演唱会上献唱了两段西河大鼓。 这新闻我虽见了,但并未去掺和,毕竟自己是个连外行都算不上的听书看书虫而已。哥哥也未去,大约是因为知道去了也不会得到更多的东西,也许反倒会破坏了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念想。 我小时候所处的八十年代是个资讯和娱乐还不算怎么太发达的时段,跟着广播听书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项爱好。每天到了时间,听书的人都猴急猴急地找到一部半导体去享受既公开又隐密的欢乐时光。若误了一天的书,不会有网络下载提供回放,只能等待下次重播的机会。我经常用笔记录下人物名和兵器谱,直到许多年后才发现其中的一大部分都是别字。我清楚地记得高考的那几天中午我仍然固执地躺在床上把书给听完了。现在那种热情很难找回了,常常会面对着下载好的打包一百二百回评书MP3发呆。 大学时曾经有一个师妹偶然说起她喜欢听评书,心头一热,感觉遇到了知己,又奇怪一个年龄小小的姑娘怎么也好这一口。其实自己在这个时代还记得这些东西又何尝不是一个古怪的小孩子。 还喜欢听书吗,当我厌倦了奔跑时就停下来回答。 PS:周申的绣像也还不错,可惜没多做几幅插图。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01:23
此书不是我收藏的十几种说呼作品里看得最多的一部,但绝对是印象最深刻的一部。一是因为它厚,一千零三十六页,充分体现了把口口相传的西河大鼓大书落到纸面上的难度与分量;二是因为它的印数,八四年三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了五十二万册,到了十二月第二次印刷,总印量达到了八十三万五千册,这个数字放到今天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恐怖感;三是刘泰清这个名字我记得很牢。 彼时的青岛曾经也算是“曲艺重镇”,地方志里关于劈柴院的描述让出生在文化沙漠时代的我艳羡不已。我未赶上八十年前“泰清茶社”场场全红的盛世,也未赶上六十年前西河泰斗的第二春,甚至未曾正经听过鼓书的演出,不过“刘泰清”这个名字还是常听爷爷辈的人与侯宝林、马三立、高元钧这些在青岛撂过场子的大家们并列着提起。 真正与刘老爷子发生一点交集全因为曲艺迷哥哥。那年去拍婚纱照拉着他当大跟班,结果中午在中山路吃饭时,他非要顺脚去一下劈柴院,说是旧里院都要拆掉重建了,那可是刘泰清住过的地方,寻不着他的后人去看一眼拍张照片也是好的。回想起来我们带着妆走在阳光下破旧的屋间,大概会吓坏几个从小窗里向外望天的老人吧。 寻访也没有什么成果,只在想象中前辈大师们曾经留下不灭身影的地方拍了些照片。古旧的房阶院巷后面遥遥地衬着干云的大厦,浮云忽如苍狗忽如白衣罩下,忘了来路。 《呼家将》的前言中高元钧说刘泰清在济南时不论在哪个园子,观众一听是他在说书便往里涌,真是令人神往。那时园子的门槛一定比德云社矮上不少。而据整理此书的刘书琴回忆,她父亲在*末临终前一次次对她说:“孩子啊!我什么也不牵挂,可惜的是我这一肚子的货,就要带走了。”此等憾事在曲艺界实在多不胜数,后来人也只能靠勉强落在纸面上的文字臆想大家当年的丰神。 今年五月,在新建的劈柴院江宁会馆举行了纪念刘泰清诞辰 106 周年专题研讨会,雨中许多曲艺名流仍旧照常赴会,为的就是一抒自己对刘老爷子甚至整个属于曲艺时代的思念之情。而当年的“青岛刘三姐”刘慧琴也在纪念演唱会上献唱了两段西河大鼓。 这新闻我虽见了,但并未去掺和,毕竟自己是个连外行都算不上的听书看书虫而已。哥哥也未去,大约是因为知道去了也不会得到更多的东西,也许反倒会破坏了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念想。 我小时候所处的八十年代是个资讯和娱乐还不算怎么太发达的时段,跟着广播听书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项爱好。每天到了时间,听书的人都猴急猴急地找到一部半导体去享受既公开又隐密的欢乐时光。若误了一天的书,不会有网络下载提供回放,只能等待下次重播的机会。我经常用笔记录下人物名和兵器谱,直到许多年后才发现其中的一大部分都是别字。我清楚地记得高考的那几天中午我仍然固执地躺在床上把书给听完了。现在那种热情很难找回了,常常会面对着下载好的打包一百二百回评书MP3发呆。 大学时曾经有一个师妹偶然说起她喜欢听评书,心头一热,感觉遇到了知己,又奇怪一个年龄小小的姑娘怎么也好这一口。其实自己在这个时代还记得这些东西又何尝不是一个古怪的小孩子。 还喜欢听书吗,当我厌倦了奔跑时就停下来回答。 PS:周申的绣像也还不错,可惜没多做几幅插图。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01:24
此书不是我收藏的十几种说呼作品里看得最多的一部,但绝对是印象最深刻的一部。一是因为它厚,一千零三十六页,充分体现了把口口相传的西河大鼓大书落到纸面上的难度与分量;二是因为它的印数,八四年三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了五十二万册,到了十二月第二次印刷,总印量达到了八十三万五千册,这个数字放到今天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恐怖感;三是刘泰清这个名字我记得很牢。 彼时的青岛曾经也算是“曲艺重镇”,地方志里关于劈柴院的描述让出生在文化沙漠时代的我艳羡不已。我未赶上八十年前“泰清茶社”场场全红的盛世,也未赶上六十年前西河泰斗的第二春,甚至未曾正经听过鼓书的演出,不过“刘泰清”这个名字还是常听爷爷辈的人与侯宝林、马三立、高元钧这些在青岛撂过场子的大家们并列着提起。 真正与刘老爷子发生一点交集全因为曲艺迷哥哥。那年去拍婚纱照拉着他当大跟班,结果中午在中山路吃饭时,他非要顺脚去一下劈柴院,说是旧里院都要拆掉重建了,那可是刘泰清住过的地方,寻不着他的后人去看一眼拍张照片也是好的。回想起来我们带着妆走在阳光下破旧的屋间,大概会吓坏几个从小窗里向外望天的老人吧。 寻访也没有什么成果,只在想象中前辈大师们曾经留下不灭身影的地方拍了些照片。古旧的房阶院巷后面遥遥地衬着干云的大厦,浮云忽如苍狗忽如白衣罩下,忘了来路。 《呼家将》的前言中高元钧说刘泰清在济南时不论在哪个园子,观众一听是他在说书便往里涌,真是令人神往。那时园子的门槛一定比德云社矮上不少。而据整理此书的刘书琴回忆,她父亲在*末临终前一次次对她说:“孩子啊!我什么也不牵挂,可惜的是我这一肚子的货,就要带走了。”此等憾事在曲艺界实在多不胜数,后来人也只能靠勉强落在纸面上的文字臆想大家当年的丰神。 今年五月,在新建的劈柴院江宁会馆举行了纪念刘泰清诞辰 106 周年专题研讨会,雨中许多曲艺名流仍旧照常赴会,为的就是一抒自己对刘老爷子甚至整个属于曲艺时代的思念之情。而当年的“青岛刘三姐”刘慧琴也在纪念演唱会上献唱了两段西河大鼓。 这新闻我虽见了,但并未去掺和,毕竟自己是个连外行都算不上的听书看书虫而已。哥哥也未去,大约是因为知道去了也不会得到更多的东西,也许反倒会破坏了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念想。 我小时候所处的八十年代是个资讯和娱乐还不算怎么太发达的时段,跟着广播听书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项爱好。每天到了时间,听书的人都猴急猴急地找到一部半导体去享受既公开又隐密的欢乐时光。若误了一天的书,不会有网络下载提供回放,只能等待下次重播的机会。我经常用笔记录下人物名和兵器谱,直到许多年后才发现其中的一大部分都是别字。我清楚地记得高考的那几天中午我仍然固执地躺在床上把书给听完了。现在那种热情很难找回了,常常会面对着下载好的打包一百二百回评书MP3发呆。 大学时曾经有一个师妹偶然说起她喜欢听评书,心头一热,感觉遇到了知己,又奇怪一个年龄小小的姑娘怎么也好这一口。其实自己在这个时代还记得这些东西又何尝不是一个古怪的小孩子。 还喜欢听书吗,当我厌倦了奔跑时就停下来回答。 PS:周申的绣像也还不错,可惜没多做几幅插图。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01:24
此书不是我收藏的十几种说呼作品里看得最多的一部,但绝对是印象最深刻的一部。一是因为它厚,一千零三十六页,充分体现了把口口相传的西河大鼓大书落到纸面上的难度与分量;二是因为它的印数,八四年三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了五十二万册,到了十二月第二次印刷,总印量达到了八十三万五千册,这个数字放到今天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恐怖感;三是刘泰清这个名字我记得很牢。 彼时的青岛曾经也算是“曲艺重镇”,地方志里关于劈柴院的描述让出生在文化沙漠时代的我艳羡不已。我未赶上八十年前“泰清茶社”场场全红的盛世,也未赶上六十年前西河泰斗的第二春,甚至未曾正经听过鼓书的演出,不过“刘泰清”这个名字还是常听爷爷辈的人与侯宝林、马三立、高元钧这些在青岛撂过场子的大家们并列着提起。 真正与刘老爷子发生一点交集全因为曲艺迷哥哥。那年去拍婚纱照拉着他当大跟班,结果中午在中山路吃饭时,他非要顺脚去一下劈柴院,说是旧里院都要拆掉重建了,那可是刘泰清住过的地方,寻不着他的后人去看一眼拍张照片也是好的。回想起来我们带着妆走在阳光下破旧的屋间,大概会吓坏几个从小窗里向外望天的老人吧。 寻访也没有什么成果,只在想象中前辈大师们曾经留下不灭身影的地方拍了些照片。古旧的房阶院巷后面遥遥地衬着干云的大厦,浮云忽如苍狗忽如白衣罩下,忘了来路。 《呼家将》的前言中高元钧说刘泰清在济南时不论在哪个园子,观众一听是他在说书便往里涌,真是令人神往。那时园子的门槛一定比德云社矮上不少。而据整理此书的刘书琴回忆,她父亲在*末临终前一次次对她说:“孩子啊!我什么也不牵挂,可惜的是我这一肚子的货,就要带走了。”此等憾事在曲艺界实在多不胜数,后来人也只能靠勉强落在纸面上的文字臆想大家当年的丰神。 今年五月,在新建的劈柴院江宁会馆举行了纪念刘泰清诞辰 106 周年专题研讨会,雨中许多曲艺名流仍旧照常赴会,为的就是一抒自己对刘老爷子甚至整个属于曲艺时代的思念之情。而当年的“青岛刘三姐”刘慧琴也在纪念演唱会上献唱了两段西河大鼓。 这新闻我虽见了,但并未去掺和,毕竟自己是个连外行都算不上的听书看书虫而已。哥哥也未去,大约是因为知道去了也不会得到更多的东西,也许反倒会破坏了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念想。 我小时候所处的八十年代是个资讯和娱乐还不算怎么太发达的时段,跟着广播听书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项爱好。每天到了时间,听书的人都猴急猴急地找到一部半导体去享受既公开又隐密的欢乐时光。若误了一天的书,不会有网络下载提供回放,只能等待下次重播的机会。我经常用笔记录下人物名和兵器谱,直到许多年后才发现其中的一大部分都是别字。我清楚地记得高考的那几天中午我仍然固执地躺在床上把书给听完了。现在那种热情很难找回了,常常会面对着下载好的打包一百二百回评书MP3发呆。 大学时曾经有一个师妹偶然说起她喜欢听评书,心头一热,感觉遇到了知己,又奇怪一个年龄小小的姑娘怎么也好这一口。其实自己在这个时代还记得这些东西又何尝不是一个古怪的小孩子。 还喜欢听书吗,当我厌倦了奔跑时就停下来回答。 PS:周申的绣像也还不错,可惜没多做几幅插图。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01:24
此书不是我收藏的十几种说呼作品里看得最多的一部,但绝对是印象最深刻的一部。一是因为它厚,一千零三十六页,充分体现了把口口相传的西河大鼓大书落到纸面上的难度与分量;二是因为它的印数,八四年三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了五十二万册,到了十二月第二次印刷,总印量达到了八十三万五千册,这个数字放到今天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恐怖感;三是刘泰清这个名字我记得很牢。 彼时的青岛曾经也算是“曲艺重镇”,地方志里关于劈柴院的描述让出生在文化沙漠时代的我艳羡不已。我未赶上八十年前“泰清茶社”场场全红的盛世,也未赶上六十年前西河泰斗的第二春,甚至未曾正经听过鼓书的演出,不过“刘泰清”这个名字还是常听爷爷辈的人与侯宝林、马三立、高元钧这些在青岛撂过场子的大家们并列着提起。 真正与刘老爷子发生一点交集全因为曲艺迷哥哥。那年去拍婚纱照拉着他当大跟班,结果中午在中山路吃饭时,他非要顺脚去一下劈柴院,说是旧里院都要拆掉重建了,那可是刘泰清住过的地方,寻不着他的后人去看一眼拍张照片也是好的。回想起来我们带着妆走在阳光下破旧的屋间,大概会吓坏几个从小窗里向外望天的老人吧。 寻访也没有什么成果,只在想象中前辈大师们曾经留下不灭身影的地方拍了些照片。古旧的房阶院巷后面遥遥地衬着干云的大厦,浮云忽如苍狗忽如白衣罩下,忘了来路。 《呼家将》的前言中高元钧说刘泰清在济南时不论在哪个园子,观众一听是他在说书便往里涌,真是令人神往。那时园子的门槛一定比德云社矮上不少。而据整理此书的刘书琴回忆,她父亲在*末临终前一次次对她说:“孩子啊!我什么也不牵挂,可惜的是我这一肚子的货,就要带走了。”此等憾事在曲艺界实在多不胜数,后来人也只能靠勉强落在纸面上的文字臆想大家当年的丰神。 今年五月,在新建的劈柴院江宁会馆举行了纪念刘泰清诞辰 106 周年专题研讨会,雨中许多曲艺名流仍旧照常赴会,为的就是一抒自己对刘老爷子甚至整个属于曲艺时代的思念之情。而当年的“青岛刘三姐”刘慧琴也在纪念演唱会上献唱了两段西河大鼓。 这新闻我虽见了,但并未去掺和,毕竟自己是个连外行都算不上的听书看书虫而已。哥哥也未去,大约是因为知道去了也不会得到更多的东西,也许反倒会破坏了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念想。 我小时候所处的八十年代是个资讯和娱乐还不算怎么太发达的时段,跟着广播听书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项爱好。每天到了时间,听书的人都猴急猴急地找到一部半导体去享受既公开又隐密的欢乐时光。若误了一天的书,不会有网络下载提供回放,只能等待下次重播的机会。我经常用笔记录下人物名和兵器谱,直到许多年后才发现其中的一大部分都是别字。我清楚地记得高考的那几天中午我仍然固执地躺在床上把书给听完了。现在那种热情很难找回了,常常会面对着下载好的打包一百二百回评书MP3发呆。 大学时曾经有一个师妹偶然说起她喜欢听评书,心头一热,感觉遇到了知己,又奇怪一个年龄小小的姑娘怎么也好这一口。其实自己在这个时代还记得这些东西又何尝不是一个古怪的小孩子。 还喜欢听书吗,当我厌倦了奔跑时就停下来回答。 PS:周申的绣像也还不错,可惜没多做几幅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