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曹操还要惨些,为什么蜀汉几乎是一蹶不振,而曹魏很快就缓过来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03:22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0 04:28
1.曹操自身兵多地广,基础雄厚。可以看见,即使赤壁战后曹操自身并未因此停止扩张,且在对付西凉军阀马超及其周边的少数民族上仍显得游刃有余。所以赤壁一战对曹操自身并未有多大影响。所谓感觉很惨应该多数这几百年来拥刘贬曹思想的结果吧。
2.曹操早年多次颁发求贤令,同时利用其曾经在北方的士族影响力巩固自身于北方的绝对权威与统治。同时其天子代理人的身份使其除损失汉水南岸地区外未得进犯,均可见曹操早年的基础起到了重要作用。
3.反观刘备,早在219年至223年间,对外扩张不断,军力消耗大于其以往的任意时期,但相对的其固有领土却在220年至221年间损失50%左右,甚至其荆州精锐毁于一旦。实力的大幅缩减带来的不仅是夷陵之战中对国力的巨大负担,也成为了其国家内部对刘备这一外来势力公然质疑的开端。至少可见的是从夷陵战后,诸葛亮就从未停止对益州本土士族的打压(例如杀彭yang(字打不出)、废托孤大臣李严)。而结果便是益州士族对政权的不满,因而导致其对蜀汉的建设消极怠工或暗中破坏,导致蜀汉后期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前锋”的现象。
4.战局问题上明显有别,史载:“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憙救合肥。权闻憙至,乃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可见曹操自身于战中并未受害甚重,而刘备一方,史载:“夏六月,黄气见自秭归十馀里中,广数十丈。后十馀日,陆议大破先主军於猇亭,将军冯习、张南等皆没。先主自猇亭还秭归,收合离散兵,遂弃船舫,由步道还鱼复,改鱼复县曰永安。吴遣将军李异、刘阿等踵蹑先主军,屯驻南山。秋八月,收兵还巫。”(《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可见刘备损害甚重。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0 04:27
这位一定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吧?其实它是以“刘”为正统,“曹”为叛贼写的,它透露着“拥刘反曹”气息,我姑即罗老先生写时有点儿“添油加醋”。在我看来当初曹操败时其大将能人还有很多,古他有翻盘的资本如徐晃、夏侯惇、郭嘉等,而刘备手下五虎大将连续去世,诸葛亮虽神但不能提刀,最后关平都成了大将。军中有谋者和勇士才能打胜仗,这也是为什么刘备能从一“御使”到一个得三分之一天下的帝王。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0 04:27
赤壁大败后,虽然曹操大败,但是死伤基本都是荆楚降兵,自己的精锐还保存在北方防止西凉兵的攻击
曹操采取一些措施,稳定内部。
建安十五年春,曹操下《求贤令》,说:“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目的是尽量把人才收罗到自己身边。
夷陵一战,对新生政权蜀汉来说堪称梦魇,当时刘备几乎调集了多年来积累的全部军队(号称70万),讨伐东吴,结果陆逊一把火几乎烧个片甲不留。此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经过多年修养,举倾国之兵也不过二十余万,可想而知夷陵之战对蜀国来说堪称灭顶之灾。
另外,蜀汉政权并不稳定,内部诸葛亮要防止益州集团的造反,周边还有个南蛮孟获没有降伏,可以说是内优外患.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0 04:34
首先赤壁之战中,主要作战的是水军,而曹操赤壁作战的水军多以荆襄八郡的为主,而得到这些水军的过程中,曹操几乎没有损失兵马,所以曹操赤壁的损失完全可以算成得到襄阳和樊城损失的兵马,而且那次兵败曹操几乎没有折损大将,这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而刘备就不同了,他本来就没多少大将了,夷陵之战所带的部队还多是跟随他久经沙场的精锐,在此之前,他还损失了在他手里所有的荆州领土,而且夷陵之战损失的还有许多将领,同时也包括了刘备本人,毕竟,他因此一病不起了。结论大概如此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