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12: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3 16:41
古代圣王治理天下,将公心视为首要原则,以公心为基石,方能实现天下太平。伯禽被封为鲁国国君,临行前向周公请教治国之道,周公告诫他,应以百姓福祉为重,而非只考虑个人利益。楚人失去弓箭后不寻,孔子对此评论,认为若能去除国别观念,方显公正无私。老子更是进一步指出,若无“人”之局限,才可谓真正无私。天地生育万物却不据为己有,这便是三皇五帝以公德治世的典范。
管仲病重之际,齐桓公忧心国事,询问谁可继任宰相。管仲虽患病,但对国家的选才标准依然严谨,他认为鲍叔牙清正廉洁,但过于刚直,难以委以重任;而隰朋则能尊重贤能,不苛求完美,且专注于大局,是理想的宰相人选。此例说明,担任重要职位者应有全局视角,不拘小节,如大工匠、大厨师和大勇士般,各有专长,共同维护公正与秩序。
齐桓公以公正对待管仲,尽管他们有宿怨,却能以国家利益为重,这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反之,若私情干扰,如竖刀之流的任用,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如齐桓公死后,尸腐不葬的悲剧。人之智慧应运用于公,而非私利,否则如醉酒求整齐,贪婪以公道,即使如舜亦难以做到,更勿论普通人。
1.王公贵人;2.对居上公贵位者的尊称;3.特指三国魏高贵乡公曹髦;4.出自吕氏春秋-贵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