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的发展内需,执意伐吴,难道仅为关公复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1:08
我来回答
共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8 21:57
诸葛孔明是三国中一个被神化的人物.其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事不知无事不晓.刘备为拥有此人不惜屈尊三顾茅庐.
在三国中,孔明被演义的几近完人,他几乎没错也很少犯错.实际上,孔明晚年的错并不少,用马谡,杀魏延,屡次兴兵北伐,都很有问题.当然,谁人无错?
如果说上述几件事尚属小错的话,被誉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孔明犯得最大的错,是未能力阻刘备负气伐吴.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三月后,并倾全国之力,大举伐吴.是以小气而负大志的非明智之举.蜀之大敌在北,而非东南.蜀.吴合则存,分则垮.这一点孔明看得比谁都清楚.但何以稍劝主公便悄然退下?一任刘备亲率大军走曹操赤壁之败的老路呢?刘备轻敌,以孔明之智是否也以为主公一去必凯旋而归?
以往的战事,诸葛孔明就象一个超级大师,末出征便将对手会怎样怎样看得透明白,但何以刘备亲征伐吴,大军师反而三缄其口,守口如瓶一句话也不说,一条计也不往外拿了呢?以往料事如神哪一步该怎样不该怎样交待得清清楚楚的诸葛军师,这次是怎么了?几十万大军切忌连营扎寨,诸葛孔明想不到吗?刘备领军打仗什么水平他不知道吗?他应该知道.但何以留在家里,眼瞅着刘备带着大军走了呢?以孔明的威信,他力谏刘备冷静,坚决反对伐吴,会重蹈伍子胥复辙吗?
孔明是想让事实来教育刘备吗?但这种教育付得学费太昂贵了,代价太大了,它几乎毁了蜀国!刘备一去果然大败而归,气极生疾,第二年便一命呜呼!
刘备当皇帝实在是当得太短了,屁股底下冰凉!根据犯罪心理学分析,刘面子丢尽,最有利于谁?第一是孔明,第二还是孔明.无情的事实会让蜀军官兵更加佩服诸葛军师,蜀军离不开军师呀!革命事亚离不开军师呀!就像当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初期,你博古、李德、周恩来行,你们来吧,试试吧.一塌糊涂了吧!实践证明谁行,是我毛泽东.
是我们太小人了吗?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吗?孔明会象我们想的这样吗,不会吧?但无论如何我想不出拥有诸万孔明的蜀军会败得这么惨!
反观刘备,这么大的动作,非但不听军师的劝阻,而且还不带着你,你在家呆着吧,好好看家.你行,我就不行吗?称帝才三个月,刘备便大举伐吴,真得仅仅是为关羽报仇吗?
公元223年,刘备临终前曾对孔明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成大业.若嗣子刘禅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才是刘备久藏在的心里的酸溜溜的东西.
后人每每读之,常感叹刘备的胸怀,错了.古往今来的英雄们,用人时,哪个嘴笨?勾贱卧心尝胆时嘴笨吗?灭了夫差后,范大人怎么躲了呢?刘邦未得天下时待韩非诸人如何?他没有著名的“三不如”吗?谦虚的很.一不如韩信,二不如萧何,三不如张良.结果怎样?再说点近的,延安时“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这些,不感人吗?
刘备倘若真收了天下,他和孔明的关系会怎样?能好到哪去?
刘备走了,但他心里还该有话:三顾茅庐始得孔明以霸天下,但北征东讨最后仅拿下三分之一地盘,怎么回事呢?
后人评三国常用三足鼎立来形容之,这是不准确的.三国是均衡平稳相互支撑的三足吗?非也,魏、蜀、吴三家军阀天天时时都在算计着对方,什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实际上这三家是分不必久,合不必久,准猫脸狗脸了.何故?争天下.至于说谁想着老百姓谁不想着老百姓,只是笔下倾向谁而己了.谁想?谁都不想.手段不同而己.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8 21:52
本人认为,不应该全是。首先,在樊城之战,蜀军是占优势的。但是,由于吴的介入,导致蜀军战败,而且关羽被杀。刘备的面子肯定挂不住,便急急称帝。其实,蜀伐吴,是在刘备称帝后的第二年。再进一步说,刘备称帝,伐吴都是为了维护樊城之败的面子。伐吴也是给吴国一个教训。那时,蜀的实力其实要比吴差很多。事实上,那时蜀国可用之兵只有7.5万,吴有13万,魏有20万。刘备不可能为了给弟弟报仇把蜀国送上灭国之路。没想到,刘备派去伐吴的3.5万人被陆逊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8 21:56
借口而已,孙权比曹操的势力更弱,顺江而下更好打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8 21:55
复仇也是原因之一,想灭了吴国,与曹魏抗衡也是目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8 21:56
这个不好揣测,当时三国里属蜀国最弱,不论兵力、粮食、经济之类的都是最低,演义虽然是文学小说,但我个人觉得他那么写也是比较合理的解释了,你说刘备虽然无大才,但是作为一个君主最起码的认识形势还是可以的,再加上刘备明明知道诸葛亮的天下观好,怎么可能说想去吞并东吴发兵,作为一国之主,虽然不能像曹操那样文韬武略,不能像孙坚孙策那样骁勇善战,但是最起码的认清形势的能力是有的,而且刘备看人也比较准,所以个人不觉得他发兵抱着能灭东吴的心思,更何况杀敌1000,自损800,北方有魏,虎视眈眈,刘备会蠢到认为自己能吞并吴然后幸免?这根本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解释,个人觉得比较合理的,只有是因为仇恨熏心,古代对情义这东西看的还是比较重的,虽然不乏无情无义之徒,但是大多君子还是很珍惜这些仪节,抛开关羽是否有那么多功绩不谈,关羽最大的闪光点就是忠义,甚至有些愚忠,而张飞粗人的形象却也更是对忠义二字死心塌地,没有多余的心思。加上刘备好歹也是中山靖王之后,从小受到诗书礼乐熏陶,应该对礼节之类的懂的更深,所以我觉得刘备发兵攻吴,不论成败,都是对礼节的一种证明,给自己死去的两个结拜义弟一个交代,大丈夫宁死不能屈从,被人打到脸上了,不能不还击,即便是必败,更何况,一个已经失去理智的君主。纯属个人意见,不喜勿喷。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8 21:52
刘备伐吴其实在作秀。伐吴的时间和关于死的时间整整差了一年。这场秀是蜀吴两国达成了协议,只不过陆逊小儿运气好打破了游戏规则。打破了鼎力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