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关于电影《听风者》的影评。编导系艺考标准要求,2000字左右,不要简介,标准影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7 01:3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6:27
这个故事用我们熟悉的话语系统表述如下:“新中国成立初期,*机关与伺机进行破坏的*特务斗智斗勇,最终将他们一举歼灭。”如果让长在红旗下的 导演来拍,指不定会如何主旋律。但身为香港导演的麦庄,意图再明显不过:对于这个故事,他们感兴趣的是它的壳——谍战的类型,而不是它内在的意识。
所以《听风者》呈现出一种时代的疏离感。片头字幕“1949年”就是聪明的一棋,虽然这一年在历史上笼统地作为一个节点,但前后半年城头的大王旗变换,政 治、文化、民生、语言系统都被一道分水岭划过,避而不谈确切的时间界限,便可以让随后的故事背景蒙上一层“不知有汉”的暧昧性。
同样模糊时代的还有美术和服装,无论是繁华的大上海,还是秘密的701机关,无论是街头的民众,还是党组织的工作人员,从布景、道具到服装,都没有明确的 符号指认这是“解放后”,完全不是我们在过去影视作品里熟悉的对“新中国”的表现习惯。大上海的十里洋场宛如*繁盛时,701机关除了神秘一点看不到任 何*色彩,街头并无列宁装、中山装的踪影,几个主角更是爱穿啥穿啥。它既非*,也不像“新中国”,说它是一个抽离的时代并不为过。
语言也是避重就轻。用略带亲昵的“老蒋”代替敌我分明的“*”;不说贬义的“*特务”,而称“蒋家的特工”;不用立场明确的“新中国”,而用更加 中性的“国家”。一整套*话语体系在不知不觉间淡化。通篇没有看到周迅、王学兵等“*党人”表过姿态,喊过口号,他们干间谍就好像打份工。周迅跟“重 庆”一帮人打牌一场,你是国我是共,她轻描淡写地说,“大家都是找口饭吃”。这真是只有香港人才写得出来的台词,也折射香港人特有的打工仔心态——连特首 也是“我会做好呢份工”,谁不是混口饭吃呢。国与共斗啊斗,香港人站在中间,“大家各为其主,不过打份工罢了。”多妙。
这一切的去时代化、去*化,都服务于人物的暧昧性,以致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很难肯定主角到底是哪一边的人。他们的*立场此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任务的 完成,以及这过程中你来我往兵来将挡产生的戏剧性。所谓两大阵营对垒,麦庄根本就是当警匪片来拍。谍战的新瓶里,装的还是他们最爱的老酒类型。
我因此欣赏麦庄的努力。将一个先天受到*的故事最大程度地为己所用。但越是努力,越在*段落证明这些努力始终还是徒劳。
对“重庆”的大反击,交叉剪辑中,由会场的五星红旗开始——这也是片中第一次出现明确的意识形态符号,暗示了这一场戏将会主旋律到触目惊心。接着“解放 军”首长的讲话,也是片中第一次用到“正统”的习惯性表述:“新中国”。所有之前的避免、淡化这一刻都颇具反讽意味地“晚节不保”了,在对“重庆”一帮人 的追剿中,个中爆发的旗帜鲜明的*意识,我无力赘述。这是我有限的观影经验中,第一次看到非左派的香港导演拍出围杀*的场面。而现在,已经是 2012年。
有“意思”的是,这帮“反动派”都由香港演员出演:方平、吴家丽、林威,另一边的“红色派”则是王学兵领军的*演员。细细解读其中的意识,便会知道Casting上并不是巧合。
这场戏晚节不保的原因,也许是大家都“理解”的意识形态审查。身为*历史题材,一路语焉不详,到最后要求必须敌我分明。但正因为如此,才更感觉悲哀。我 不愿意用“投诚”来形容这场戏给我的观感,因为了解中间有多少创作的无奈。但那一刻瞠目结舌时不禁想,这会是香港导演们的一个转折点吗?
这种转变,正值《无间道》十年,不妨来做个对比。
两部片里,梁朝伟的重要“道具”都是摩斯密码。《无间道》中,摩斯密码传递的是香港*犯罪信息,《听风者》中,摩斯密码用于*党获取敌方机密。
同样是梁朝伟的敬礼,陈永仁在黑暗的小巷里向叶警司(香港*)敬礼,何兵在光天化日下向张学宁(*党烈士)敬礼。前者独自一个人,后者被包围在集体 中;前者身份模糊,后者*正确。从这个角度来看,何兵就像被招安了的陈永仁。十年间,一个敬礼的面目全非,不管出自创作者的自觉还是不自觉,都令人唏 嘘。
说到底,制度下的电影人何尝不是“听风者”。听的是电影局的风,听的是意识形态的风。跟《画皮2》一样,男主角都戳目明志(爱),背后的比喻,是不是对中国电影的现状看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