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1 15:0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3 19:10
裂变理论的探讨至今仍没有形成一个普遍接受的完整统一框架,但各方面的研究已发展出一些成熟的模型。早期的裂变势能计算主要基于液滴模型,将原子核视为均匀带电液滴,通过形变参数描述其形状,计算出不同形态下的势能。这个模型中,Z/A的比例关键,它反映了质子间库仑力与核子间核力的表面能量对比。Z/A值越大,裂变势能越低,自发裂变可能性越大,这与实验观测的半衰期变化相吻合。
然而,液滴模型并不能解释所有现象,如低激发能裂变的不对称裂变优先问题。为改进,斯特鲁金斯基提出了宏观-微观混合模型,结合液滴模型与壳层模型,将势能分为平滑和涨落两部分。壳校正的引入导致铀至锫的核素裂变势垒出现双峰和中间势阱,解释了自发裂变同质异能素和垒下裂变共振成群等实验发现。
裂变道理论关注核的集体振动和转动,激发能转化为形变能后,核在从复合态到鞍点态的过程中,核变“冷”下来,形成特定的能级通道,解释了碎片角分布的各向异性。自发裂变几率的计算相对复杂,采用量子力学隧道理论,尽管存在不确定性,但基本趋势合理。感生裂变几率的计算则基于平衡统计假设,公式虽然广泛应用,但验证困难。
裂变机制模型的发展面临着挑战,包括流体力学模型的严格计算*、低能裂变的微观理论进步,以及裂变统计模型和非平衡统计理论对统计平衡假设的依赖与参量调整。如何处理大形变的集体运动,仍然是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核裂变,又称核*,是指由重的原子,主要是指铀或钚,*成较轻的原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原子弹以及裂变核电站或是核能发电厂的能量来源都是核裂变。其中铀裂变在核电厂最常见,加热后铀原子放出2到4个中子,中子再去撞击其它原子,从而形成链式反应而自发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