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1 05: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6 14:11
桂林米粉的历史可追溯至秦代,其起源的种种迹象在桂林米粉文化艺术馆的展示中得以证实。比如,馆内的原始米粉压榨机上的“离合器”造型,正是秦代农具“耒”的再现。小贩们曾穿着木板鞋走街串巷,木板鞋踩在石板路上的声响,仿佛是他们无声的叫卖声,而这木板鞋又与秦时的履有着历史渊源。传说中,瑶族民工参与灵渠开凿,口述中提及米粉的制作,这与秦军伙夫的史实相呼应,而瑶族的马头火锅与秦代兵马俑的造型惊人相似,足见桂林米粉的古老传承。
清代和民国时期,桂林米粉迎来了繁荣,如清朝轩荣斋的炒粉、会仙斋的卤粉和易荣斋的汤粉各具特色,它们之间以竞争而非恶意拆台共存,反而激发了创新精神,如“三斋打擂”的故事广为流传。到了民国,尤其是抗战时期,桂林米粉名声大噪,特别是马肉米粉和担担米粉,成为了桂林的代表性美食。马肉米粉以其独特的口感闻名,一碗仅有一根米粉,配以香浓的马骨汤和腊马肉片,让人回味无穷,一碗接一碗,让人欲罢不能,这也与“三斋打擂”中各显神通的经营理念有关。
马肉米粉的小碗和一根米粉设计,既是一种商业策略,也体现了桂林米粉老板们的匠心独运。这种设计让顾客在品尝中欲罢不能,但同时也巧妙地刺激了消费。尽管在那个年代能品尝马肉米粉的人相对较少,但其独特魅力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可以说,桂林米粉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一段美食的传承,更是一段历史文化的映射。
扩展资料
桂林米粉以其独特的风味远近闻名。其做工考究,先将上好大米磨成浆,装袋滤干,揣成粉团煮熟后压榨成圆根或片状即成。圆的称米粉,片状的称切粉,通称米粉,其特点是洁白、细嫩、软滑、爽口。其吃法多样。最讲究卤水的制作,其工艺各家有异,大致以猪、牛骨、罗汉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浓郁。卤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风味也不同。大致有生菜粉、牛腩粉、三鲜粉、原汤粉、卤菜粉、酸辣粉、马肉米粉、担子米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