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1 06:1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6 11:22
1921年,朱湘在清华大学求学期间崭露头角,开始了他的新诗创作生涯。他的早期作品,如《夏天》诗集中,以《小河》为代表,风格细腻清丽,尽管技巧尚显青涩。
1925年后,朱湘致力于提升诗歌的音韵和格律,他加入了闻一多和徐志摩创办的《晨报副刊·诗镌》,并积极推广格律诗运动,通过“我的读诗会”广告实践诗歌音乐美学的理念。他的第二部诗集《草莽集》(1927)在此过程中诞生,以其工整的形式和柔婉的音调,展现出了清新亮丽的风格,《摇篮歌》和《采莲曲》的节奏悠扬悦耳,特别是长诗《王娇》,融合了中国古代词曲和民间艺术元素,显示了其创作的日趋成熟。
朱湘的创作深受外国诗歌影响,尤其在《石门集》(1934)中,70余首十四行体诗被赞誉为他诗集中最具价值的部分,可见他对西方诗体的探索和尝试。此外,他还擅长散文随笔和诗歌批评,以及翻译,如在1924年的《文学周报》上以“天用”笔名发表的书评,涉及《呐喊》和《红烛》等作品。
朱湘的著作丰富多样,包括诗集《永言集》(1936)、散文评论集《中书集》和《文学闲谈》(1934),以及书信作品《海外寄霓君》和《朱湘书信集》(1936)。他的译作也不乏佳作,如《路曼尼亚民歌一斑》(1924)、《英国近代小说集》(1929)和《番石榴集》(1936),这些都展示了他在文学领域的广泛涉猎和深厚造诣。
朱湘(1904-1933.12.5)字子沅,原籍安徽太湖,生于湖南沅陵,父母早逝。1925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夏天》 。1926年自办刊物《新文》 ,只刊载自己创作的诗文及翻译的诗歌,自己发行。因经济桔据,只发行了两期。1937年第二本诗集《草莽》出版。1927年9月至1929年9月,留学美国,回国后,他生活动荡,为谋职业到处奔走,家庭矛盾也日渐激化。其间曾任教于安徽大学外文系,但又与校方不和。1933年12月5日,他从上海到南京的客轮上,纵身跃入清波,自杀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