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1 09:0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1 07:29
法拉第的"力线"概念和开尔文对电磁"力线"的流体动力学类比,对年轻的J.C.麦克斯韦产生了深远影响。在1856年至1865年间,他致力于构建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最终形成了电磁学的基础方程组,并预测存在以光速传播的电磁波。H.R.赫兹在1887年的实验验证了麦克斯韦理论的正确性,而A.M.李纳和E.维谢尔在1898年的贡献进一步明确了电磁作用的有限速度传播特性。因此,超距作用的观点在电磁学界逐渐被接受并被淘汰。
1905年,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提出了全新的时空观念,明确指出光速是所有物理作用传播速度的上限,消除了瞬时超距作用的设想。1916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进一步发展,它保留了牛顿引力定律,但引力波的存在及以光速传播的概念被纳入其中。例如,物体振动时会辐射引力波,而双致密星的引力辐射导致它们的能量衰减和周期缩短。1979年,J.H.泰勒等人对射电脉冲双星PSR1913+16的长期观测证实了引力辐射阻尼导致周期稳定减小,这一发现有力支持了引力波的存在。至此,超距作用在物理学的各个领域中已被广泛接受,而非超距现象成为主导理论的一部分。
超距作用是指物理学历史上出现的一种观点。它认为(至少在早期):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直接的、瞬时的相互作用,不需要任何媒质传递,也不需要任何传递时间。前人的观点在本词条内有以太论、牛顿的观点、法拉第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