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30 17: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3 06:03
1933年12月8日,林语堂在上海一所大学发表演讲,阐述了他对读书的独特见解:“人生在世,幼时觉得一无所知,大学时自以为无所不知,毕业后才意识到知识的匮乏,中年又以为通晓一切,晚年才明白真正的智慧在于谦逊,承认自己的无知。”
林语堂的自传取名为《狂吠的专家》,却意外地被上海密勒氏评论报社的英文版《中国名人录》收录,对此,潘光旦幽默地指出:“编辑应负起修正的责任,否则,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名人录怕要变成滑稽列传了。”
林语堂在文学界有着显著的成就,曾三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他的《生活的艺术》在美国畅销,重印40次,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成为欧美读者的睡前读物。“有不为斋”是他在台北阳明山书房的雅号,体现了他深受儒家“有为”与道家“无为”思想的影响,生活态度既有积极实践,也有适时的超脱。
林语堂在美国生活时,以“林语珠女士”之名应对写作中的困难,同时他设计了自己的居所,融合了东西方元素,如西方螺旋圆柱与东方天井。在学术上,他以“孔夫子与林语堂”为主题,在两个哲学学会中受到关注。
尽管《人世间》杂志停刊,林语堂又创办了《西北风》,他认为西北风象征着锐利和活力。演讲中,林语堂强调学校教育中的教科书并非真正的阅读材料,提倡直接阅读经典名著。
林语堂的成功秘诀在于写作源于内心,富含见解与力量。他读书时总是以第二名的成绩毕业,表示他无意于出风头。在美国电影界,他将《四杰传》改编为《唐伯纳点秋香》,为适应西方观众,调整了角色名称。
在鲁迅生前,林语堂曾饱受批评,但在鲁迅离世后,他的态度显得坦然:“鲁迅无论对我如何,我皆珍视他的友谊;即使他弃我而去,我亦无怨无悔。”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福建龙溪人,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贫穷的牧师家庭。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1966年定居台湾,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八十二岁。林语堂既有扎实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又有很高的英文造诣,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