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6 23: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6:27
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气入神来为之生,神去离形为之死。知神气可以常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若欲长生,神气相住,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胎息经胎从伏气中结脐下三寸为气海,亦为下丹田,亦为玄牝。世人多以口鼻为玄牝,非也。口鼻即玄牝出入之门。盖玄者水也;牝,土母也。世人以阴阳气相感,结于水母,三月胎结,十月形体具而生人。修道者,常伏其气于脐下,守其神于身内,神气相合而生玄胎。玄胎既结,乃自生身,即为内丹,不死之道也。气从有胎中息神为气子,气为神母,神气相逐,如形与影。胎母既结,神子自息,即元气不散。气入身来为之生,神去离形为之死《西升经》云:身者神之舍,神之主也。主人安静,神即居之;主人躁动,神即去之。神去气散,其可得生?是以人耳目手足,皆不能自运,必假神以御之。学道养生之人,常拘其神以为身主,主既不去,宅岂崩坏也。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道经》云:我命在我,不在天也。所患人不能知其道,复知而不行。知者但能虚心绝虑,保气养精,不为外境爱欲所牵,恬淡以养神气,即长生之道毕矣。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所谓意是气马,行止相随,欲使元气不离玄牝,即先拘守其神,神不离身,气亦不散,自然内实,不饥不渴也。若欲长生,神气相注相注者,即是神气不相离。《玄纲》云:纤毫阳气不尽不为鬼,纤毫阴气不尽不为仙。元阳即阳气也,食气即阴气也。常减食节欲,使元气内运,元气既壮,即阴气自消。阳壮阴衰,则百病不作,神安体悦,可觊长生。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神之与气,在母腹中本是一体之物,及生下为外境爱欲所牵,未尝一息暂归于本。人知此道,常泯绝情念,勿使神之出入去来。能行不忘,久而习之,神自住之矣。勤而行之,是真道路修真之道,备尽于斯,然圣人之言,其可忘欤。
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气入身来谓之生,神去离形谓之死。知神气可以长生,故守虚无以养神气。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若欲长生,神气相注。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在。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注释--张义尚
胎者胎其神,息者息其气。胎字是指神之泰定,不动不摇,不忧不惧,不思不想,如婴孩之处母腹。息字是指粗气绝灭,外气不行,气既不行,自然百脉冲和,一片光明。气犹水也,神犹月也,月动由于水漾,神摇由于气牵。水澄则月明,气定则神慧,神气相抱,达于大定,而内丹自成,故曰“胎息”。
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
神犹人也,气犹马也,马载人驰,犹之气牵神动。故欲神定自在,有如孕妇之怀胎者,舍降伏其气,使气能归根蛰藏,莫由致也。 《抱朴子》曰;“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矣”。朱子《调息铭》曰:“静极而嘘,如春沼鱼,动极而吸,如百虫蛰。春鱼得气而动,其动极微,寒虫含气而蛰,其蛰无朕。调息者,须似绵绵密密,幽幽微微,呼则百骸万窍,气随以出,吸则百骸万窍,气随以入”。 《摄生三要》曰:“初学调息,须想其气,出从脐出,入从脐灭,调得极细。然后不用口鼻,但以脐呼吸,如在胞胎中,故曰胎息。初闭气一口,以脐呼吸,数之至八十一或一百二十,乃以口吐气出之,当令极细,以鸿毛着于口鼻之上,吐气而鸿毛不动为度。渐习转增数之,久可至千.则老者更少,日还一日矣”。气入身来为之生,神去离形为之死。
举凡生物,莫不有气,而命即寓于气之中,凡生物之所以有知觉、运动者,莫非气之运用也。无气则不能动,自成死物矣。凡蠢蠢者莫不含灵,灵者神也,而性即藏于神之内,无神以主,则有如木石,非死而何?故知人身之所以生者,气与神也。惟是此气与神,禀之于天,而又受天之陶铸,《阴符经》所谓天地万物之盗,及古哲云,天与之,天复取之,失其气,气尽而死也,皆指此。
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
此乃本经最要之诀。盖虚无者,即是致虚守静,更立玄牝之法。虚者虚其心,无者无其身,虚其心则神自清,无其身则气自静,能清能静,神气自养矣。然此非一赋可几者,必朝斯夕斯,动静一如,方能有成。故曰固守,言不可须臾相离,一刻怠忽也。
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素问·上古天真论》日:“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
此言神之与气,是一非二。无气则神无依,无神则气无主。神既为主,故神动即有气动,神不动,则气亦不动,如影之随形。经虽明言神气并举,阴阳两列,然修道之功,惟在阴阳合一,而固守虚无,即是致虚极,守静笃,又为合一之手段也。
若欲长生,神气相注。
神气合一而定,即是此节之旨。盖神行气行,气行精败,形因之衰矣。惟神凝气定,形随以泰,自然长生。
张三丰《道言浅说》曰:“大凡打坐,须将神抱住气,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宛转悠扬,聚而不散,则内脏之气与外来之气,交结于丹田。日充月盛,达乎四肢,流乎百脉,撞开夹脊双关而上游于泥九,旋复降下绎宫而下丹田,神气相守,息息相依,河车之路通矣。功夫到此,筑基之效,已得一半矣”。
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
心不动念,无来无去,即是心定神凝之功。岂特无来无去,直须绝对待,离二边, 空三际,如如长住,住无所住方是。心不动则气不动,故继之以不出不入,自然常住,是气无出入,息灭尽定,心气不二矣。
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胎息经》自始至终不离神、气二字,有神有气则相守,忘神志气则入虚,功夫由浅入深,而效验则步步不同。学者如能恪守勿失,勤而行之,则柔气功之道尽在是矣。 张义尚
1982年第3期《气功》杂志载拙作《胎息经注释》一文,多年来不少人来信赞我注释,比之《云笼七签》中葛洪所论和王文禄、幻真诸前辈所注超胜,但经中有些语句,尤其入手二句还不无疑义,希望我能更进一步地解释。其次,认为《气功》所载非全豹,希望我能把原作全稿复印出来,分惠于同好。回答如下:
《胎息经》是我国古代气功文献中的精品。胎息二字,胎是圣胎,乃真神所结:息是真息;乃内外呼吸气停(真息无息)所成。只此二字,已明明指出神之与气,互相对待,互为其根。神属阴,喻之为汞;气属阳,喻之为铅,此是本身之阴阳。神是性。气是命,性不离命,命不离性,二者是二是一,即是性命双修。故虚靖真君日:“神是性兮气是命”。曹文逸仙姑曰:“我为诸公说端的,命蒂从来是真息”。
经首二句,“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话是两句,事只一端。前句言神(胎即是神之喻),后句言气。而神气合修之主旨,专在“伏气“二字,乃是修习之手段。气如何伏?又专在“凝神”。故虚靖真君说:“神不外驰气自定”。并且经中言神气之重要, 有“气入身来为之生。神去离形为之死”句;言神气之互根,有“神行则气行,神住则气住”句;言修习之方法,有“固守虚无,以养神气”和“若欲长生,神气相注”句。虚是虚其身,无是无其气;曰养则不是勉强造作,而是自然而然,两者相注如水*融。反反覆覆,都只是神气二字,真可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也。
总上可知:“胎”是比喻心神能安住不动,也就是出生定力。道家谓之为内丹或阴丹,须已摆脱了身外的呼吸和身内脏器功能,即一切气化之气的干扰方能形成。到了那个境界,是为“伏气”。就是自然地不觉有内外呼吸之痕迹,而唯一神独耀,故曰“胎从伏气中结”。在此圣胎凝结之同时,内外气息亦自归于寂灭,故曰“气从有胎中息”。古仙曰:“脉住气停胎始结”,陈泥丸祖师曰:“我昔功夫行一年;六脉已息气归根,有一婴儿在下田,与我形貌亦如然。”皆可为证。
还有必须知道的,玉蟾仙翁曰:“昔日遇师真口决,只是凝神入气穴”。气穴,一般都指为脐下之下丹田。实际上所谓气穴,我得真师指授,乃是在静定之中,真神与真气相依相抱而合一;换句话说,即是以气为穴而神凝之,所谓“神入气中, 如在深穴之内”者是也。善乎闵一得真人之言曰:“圆虚圆寂,圆清圆和,何内何外?何有何无?生生化化。一付如如,还返妙用,如斯如斯,成身内身,是名真吾”。此种高级层次功夫的行持,是不拘行住坐卧,只要能祛除一切杂念妄想,不思过去未来,惟用现前一念,将全身放松,与整个宇宙太空法界融为一体,则气自养。如是熏习既久。自见“灵光独耀,迥脱根尘”矣。
总之,《胎息经》之所指示者,乃是直接从神气人手,一而不是在后天幻躯上去纠缠。这符合于老子“外其身而身修,忘其形而形存”之旨,亦符合于《谭子化书》“忘形以养气”之诀,故在古代气功中,乃是比较高级的层次,除了真正人元丹法乃依同类阴阳而修外,此则是本身阴阳亦通虚空阴阳之唯一可靠而无偏倚之大道,至简至易,至圣至神者也。
至于拙作《胎息经注释》之原稿,本名《胎息经笺疏》乃辑入了各门各派有关入门之语句作印证而成,将来如有必要,考虑修订单行。若就真实修持、真实受用而言,则正如白真人所云“一言半句便通玄,何用丹书千万篇”!若就最高境界而言,则“举心便错,动念即乖”!总上所述,皆是葛藤,应早承领三百痛棒去! 序曰:在胎为婴,初生曰孩。婴儿在腹中,口含泥土,喘息不通,以脐咽气,养育形兆,故得成全,则知脐为命门。凡婴孩或有初生尚活,少顷辄不收者,但以暖水浸脐带,向腹将三五过即苏,乃知脐为命门,信然不谬。修道者,欲求胎息,先须知胎息之根源,按而行之,喘息如婴儿在腹中,故名胎息矣。乃知返本还元,却老归婴,良有由矣。绵绵不闲,胎仙之道成焉。故先序经纪体用兼明备矣。
凡欲胎息,先须于静室中,勿令人入,正身端坐,以左脚搭右脚上,解缓衣带,徐徐按捺肢节,两手握固于两腿上,即吐纳三五过,令无结滞,涤虑清闲,虚心实腹;左右徐徐摇身,令脏叶舒展,讫,还徐徐放着实;即鸣天鼓三十六过,漱满华池;然后存头戴朱雀,脚履玄武,左肩有青龙,右肩有白虎;然后想眉间一寸为明堂,却入二寸为洞房,却入三寸为丹田宫亦名泥丸宫,宫中有神人,长二寸,戴青冠,披朱褐,执绛简;次存中丹田中丹田,心也,亦名绛宫,中有神人,亦披朱褐;次存下丹田在脐下二寸半紫微宫,亦名气海也,中有神人,亦披朱褐桑榆子曰:《金刚经》云: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诸相具足,彼所以立相生名者,以为戒洁之阶也。夫神岂止于上?岂住于下?岂留中间?舒泽弥乎大千挈之,亦复无物。若随迹观相,随相强名,常河之沙,讵足以算数。夫神也,变化不测,宁岂如九品郎,执笏兢兢不出局门哉;次存五脏,从心起,遍存五脏六腑。存五脏中各出本方气,及三丹田中素云合为一气,于头后出,焕焕分光九色上腾,可长三丈余,想身在其中。此时即口鼻俱闭,心存气海中,胎气出入喘息,只在脐中。如气急,即鼻中细细放通息。候气平,还依前用心存之。以汗出为一通,亦不限过数。如体热闷,即心存气遍身出,如饭甑中气,此名满息。久久行之,入玄寂中,出妙默中,再咽洞观形中五脏六腑及大小腹,胃受一二升,如黄土色,脾长一尺二寸,在胃上,前后摩动不停,停则不和,饭食不消,如饭食不消,即是不摩矣。当须闭气,以手摩腹一百下,即自然转摩矣。次存心,心如红莲花未开下垂,长三寸,上有九窍,二窍在后,正面有黑毛,茎长二寸半;次存肺,肺似白莲花开,五叶下垂,上有白脉,膜在心上覆心;次存肝,肝在心后,七叶,紫苍色,上有黄脉,膜从左边第三下,胆在此也,其胆色青黄,长二寸半;次存肾,肾状如覆杯,黑色,却着脊,去脐三寸,上小下大,左为上,右为下。遍观一形,三十六位、乃三百六十骨节,皆有筋缠,骨青白如玉色,筋色黄白,髓若冰雪;有三百六十穴,穴穴之中皆有鲜血,如江河、池潭也。及见左脚中指第二节,是血液上源,其中涌出通流一形,一夜绕身三万六千匝,至右脚中指第二节则化尽。所以人若睡,必须侧卧拳跼,阴魄全也。亦觉,即须展两脚及两手,令气通遍浑身,阳气布也。若如此修行,即与经所言动息善时之义合矣。久久行之,口鼻俱无喘息,如婴儿在胎,以脐通气,故谓之胎息矣。绵绵不间。经三十年,以绳勒项,不令通气,亦不喘息。喘息常在脐中,水底坐经得十日、五日亦可矣。以独行此事,功效如前。若觅得真,更须修道。此事乃是一门,不可不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