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从黄芪的用处说开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7 03:3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9 07:54
黄芪,全国名中医之宠儿,中医秘籍《金匮》中的核心,方剂界的瑰宝。其用量在《药典》中的规定仅为9~30克,而众多名中医的实际运用区间达到惊人的6~250克,可见其用法宽广,针对性强。
张仲景巧用黄芪,如芪芍桂酒汤方中,黄芪5两,专治出汗、黄汗,汗多者,其用量愈大。此方实验证明,黄芪还能利水,下肢、全身浮肿皆有奇效。后世医生对大剂量黄芪之妙,更为推崇,如岳美中先生用大剂量黄芪治疗肾病,消除蛋白尿,以及一些老年人舒张压高难降的病例。江苏省中医院的胡主任甚至强调黄芪与葛根合用,对降压效果显著。
黄芪在治疗中风偏瘫、皮肤病、糖尿病低血糖等方面亦有卓越表现。如补阳还五汤中黄芪剂量达到惊人的4两(120克),对治疗一些特定情况具有独特效果。然而,大剂量黄芪使用需谨慎,以免出现食欲下降、腹胀等不适。孙*老中医曾用过一斤黄芪治疗皮肤病,虽成效未尽详述,但其需要大型钢精锅煎药,可见用法之独特。
中等剂量的黄芪则用于治疗血痹,如黄芪桂枝五物汤,对身体不仁麻木等症状有显著改善。至于小剂量黄芪,一两半即可,用于治疗虚劳里急诸不足,如黄芪建中汤,通过桂枝与黄芪的微妙配合,发挥其药效。
黄芪的应用可谓多元,辨识其适用体质尤为关键。黄芪体质之辨包含四个维度:腹诊、食欲、腿型及出汗。腹诊松弛、手伸可深入,表明适合黄芪应用。旺盛食欲、食后不腹痛、腹胀,常伴有饥饿感,使用大剂量黄芪可减轻饥饿感,改善食量与体力。黄芪体质者常有易水肿之腿,且汗出较多,在特定条件下,黄芪的运用颇为有效。
然而,大剂量的黄芪并非万能药。陆仲安医生在治疗全身浮肿的肝癌患者孙中山时,便尝试使用大剂量黄芪,结果反而加剧了病情。这就警示我们,黄芪虽好,使用时需审时度势,针对疾病性质谨慎配伍,否则可能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