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6 19:2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1 15:47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如是说。
2021年,新冠疫情反复,政治局势动荡,经济格局加速重构,全球通胀引发市场担忧…
大变局时代,国际局势波云诡谲,国内形势同样不平凡,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人口老龄化、养老金收支矛盾、延迟退休年龄、小微企业贷款难、促进乡村振兴…诸多问题亟待解答。
大变局时代,我们究竟如何摸准“趋势与周期”?
大型银行实行国家控股 利于实现银行业国际化
金融助力实体经济背景下,大型商业银行如何实现综合经营?助力金融业长远发展,银行如何走向国际化?
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金融家,戴相龙曾任职过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谈及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戴相龙认为,综合经营不等于混合经营。将来可以考虑对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已经开展的综合经营试点工作进行总结。
对于银行业国际化,戴相龙表示,国际上大型银行实行国家控股,这种经营模式有利于满足大企业的金融服务需要,降低风险,也有利于到国外竞争。“但我们应根据中国国情区别对待,进行总结,以此来确定今后大型银行实现综合经营的主要原则,组织方式,基本步骤及监管办法。”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健的货币政策给了企业心理预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8日-10日在北京举行。对于其中的货币政策,戴相龙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带有一种常规政策、中心政策的性质。但是每年经济不一样,所以逐渐联合调动,精细安排,适度调整。
对于货币政策中的表述变化,从“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变为“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戴相龙解读道,这样的货币政策告诉企业一个心理预期,中央银行今年会增加贷款。“这样保持流动性充裕,减去不必要的压力,保持了经济的平稳调整。这是非常好的、非常正确的一种表述,我非常赞同的。”
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 首先要解决能不能贷到款
执行“养老三支柱”体系 不能完全依赖国家基本养老金
为了人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如何解决养老金问题、是否应延迟退休?每个看似很小的问题都与成千上万的 社会 个体息息相关。
作为曾经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党委书记,戴相龙表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将“一胎制”变成“鼓励多胎制”,可以延缓人口老龄化。对于所带来的养老金的收支矛盾,制度上要认真执行国家的“养老三支柱”体系,不能完全依靠国家基本养老金。同时想办法将各种养老金保值增值,此外,国家还应准备一笔储备,在人口老龄化达到高峰,用作调剂用来补充养老金缺口。针对延迟退休年龄,戴相龙强调,有的人不了解,担心是一次把60岁延迟到65岁,这是一个误解。他说,“当时我曾经在博鳌论坛提出,五年延长一岁。通过五年延长一岁,从60岁推迟到65岁要25年以后了。”
将供销和信用合作利润分给农民 使农民更加富裕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河山新变尽收眼底,如何使农民更加富裕对于国计民生仍然意义深远。
戴相龙提出,在搞农民合作社同时又搞供销合作、信用合作,把这部分利润转回到农民,使农民更加富裕。这是促进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既要让大中银行多搞小微企业贷款,也要创建合作金融制度,农民入股、农民管理,只为农民服务,它们的金融服务效益将会大大改变。
以下为戴相龙专访实录:
01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不等于混合经营
凤凰网 财经 :您刚刚在峰会开幕演讲中提到了,目前由于金融 科技 的广泛应用,现在大型商业银行它存在着人员和设施的过剩趋势。在处理大型商业银行人员过剩趋势的同时,怎样提高大型商业银行的审慎经营管理水平?
戴相龙:大型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方式是多样化的。第一种是全能银行,银行里设立银行部、保险部、证券部开展经营。交通银行一开始成立的时候就是这种模式,但是风险很大。所以除了德国执行以外,世界上很多国家基本上不采取全能银行的模式。
第二种是由商业银行投资发展保险、证券,将其作为附属公司,但业务全部分开。
第三种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情况,银行跟保险、证券完全分开,银行也不投资保险、证券。
我国吸取了过去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风险教训,实行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目前,大型商业银行可以进行综合试点,有的银行办了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存在区别,综合经营不等于混合经营。综合经营并不是银行内部可以办保险、证券,而是投资办保险、证券。即大型商业银行依法设立银行、保险、证券作为附属公司,但是它们还是接受分业经营、分业监管。
现在由于金融 科技 的发展,大型商业银行人员、服务、设施开始过剩。刚才我问了一个大型商业银行的董事长,他说不是趋势,现在就是过剩。去年底在全国金融机构总资产中,银行业占90.5%,保险业仅占6.6%,在全 社会 融资规模中股本融资仅占2.9%。因此我认为,应该发展保险、证券,同时降低大型商业银行的成本。我认为,将来可以考虑,对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已经开展的综合经营试点工作进行总结。
但从目前来看,并不是着急的事情。我注意到监管部门还是特别坚持专业经营、专业监管,这样是对的。
但是我们现在讨论是更长远的问题,而不是5年甚至15年。我们要走向国际。国际上大型银行是实行国家控股的,这样有什么好处?有利于满足大企业的金融服务需要,有利于大型银行降低风险,也有利于到国外竞争。但这件事应该认真研究,根据中国国情区别对待,进行总结,以此来确定今后大型银行实现综合经营的主要原则,组织方式,基本步骤及监管办法。
02
解决养老金的收支矛盾
适当延迟退休年龄
凤凰网 财经 :作为经验非常丰富的金融家。您曾经担任过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党委书记,面对当前的人口增长趋势,您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养老金的问题?
戴相龙:中国人口逐步老龄化,按照国际标准,跟很多大国相比属于中部水平,但是它发展很快,所以对经济发展和养老金收支的平衡都有压力。解决养老金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有很多方针政策。
第一个,将“一胎制”变成“鼓励多胎制”,可以延缓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从某种方面来说也是 社会 进步。医疗卫生条件好了,人的寿命变长,所以它也是一个进步。但是它带来的养老金收支矛盾就大了。
第二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要认真执行国家确定的“养老三支柱”体系。三个支柱,第一个支柱是雇主、企业,按国家规定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金,国家来统筹使用,叫基本养老。第二个支柱,国家鼓励支持企业搞年金,机关事业单位搞职业年金,作为辅助型。第三个支柱,国家提出,搞个人养老储蓄的措施。三个支柱来支撑养老体系,不能完全靠国家基本养老金,这是制度上来解决养老金问题的办法。
第三个,要想办法将我们提取的各种养老金保值、增值,无论是第一支柱还是第二支柱。保值、增值最大的问题,就是要建立专业机构接受投资。我们国家已经有了很多这样的机构,一般增长率、投资回报率都是在通货膨胀以上,比通货膨胀还高两三个、三四个百分点。
第四个,适当推迟退休年龄。这个问题我在十多年前就说过,当时一些人还不太理解,特别那些体力劳动者,他原来是55岁退休的,所以叫他推迟退休他很有意见,但是我能理解。当时我曾经在博鳌论坛提出,五年延长一岁。通过五年延长一岁,那么从60岁推迟到65岁要25年以后了。但有的人不了解,担心是一次把60岁提到65岁,这是一个误解。目前,国家有关规定已经释放出该信号,要采取一种很弹性的方式,很人性化地适当延迟退休年龄。
第五个,国家要有一笔储备。不知到什么时候人口达到老龄化高峰,缺乏资金,所以要有一笔储备。2000年的时候,国务院决定成立全国 社会 保障基金,这个 社会 保障基金实际上就是 社会 储备基金。它的用途是到人口老龄化高峰的时候,养老金收支不足了,将被用作调剂用来补充资金缺口。它的来源是财政拨款,国有企业划拨的股本等等,还有好多企业,现在规模已达到25000亿左右。另外,如果养老金过多,怕它贬值,社保理事会也接受委托,来帮助其保持增值。
采取以上措施,我认为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以及人口老龄化高峰时养老金收支平衡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03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凤凰网 财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8号到10号在北京举行,货币政策中,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保持不变,但其表述有所变化。原来的表述是“灵活精准,合理适度”,而今年改成了“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您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戴相龙:首先我说一下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个词。1998年,我国出现了通货紧缩,出口下降、物价开始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决定出台积极的财政政策,即多增加一些赤字,多增加财政开支。当时按理来说,货币政策方面,也应该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多放点贷款。但当时中央没这么提,因为当时银行贷款很多,工商企业生产经营主要靠银行,而且坏账很多。如果再提积极的货币政策,积极地放贷款就不太好了。
所以到了1999年,国务院的政府报告提出,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个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什么意思?实际上在当时的情况下也是一种积极的货币政策。虽然不用这个词,但实际上它当时还是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适当增加贷款的;虽然名义上叫稳健的,但实际上它的实质内容还是包含多发放一点贷款,因为通货紧缩了。这个词用到现在一共用了十七八年了,都是用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什么呢?因为我国20年物价都是较均衡地增长,都在2%左右,没有大起大落,没出现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也没有出现周期性的经济波动,所以货币政策不需要改变成积极的,不需要这样改变。实际上这种稳健的货币政策带有一种常规政策、中心政策的性质。但是每年的经济也不一样,所以实行稳健货币政策,每次都逐渐联合调动,精细安排,适度调整,这不是中心政策就不动了,保持不变了,而是适当调整。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后面几句话很重要。过去是保持货币供给适度,这个词在某种程度上是比较中性的,多少是适度,这个是比较中性。但这次适度提到了要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
凤凰网 财经 :对,流动性合理充裕。
戴相龙:保持市场货币供应的合理充裕。注意,过去叫适度,这次叫充裕。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作为一种预期,就是政府、中央银行会适当增加贷款,跟往年相比会增加的多一些。再后来又把存款准备金率降低0.5百分点,释放出15000亿的钱,这说明跟货币政策表述是一致的。这样的货币政策告诉大家,告诉企业一个心理预期,告诉他们中央银行今年会增加贷款,增加货币供给。这样保持流动性充裕,减去不必要的压力,保持了经济的平稳调整。这是非常好的、非常正确的一种表述,我非常赞同的。
凤凰网 财经 :好,明白,它稳定了市场情绪对吧?
戴相龙:对。
04
首先解决小微企业能不能贷到款
凤凰网 财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了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 科技 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您怎么看这一点?
戴相龙:近五六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很多文件都提出,要加强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支持。这是因为什么呢?中小企业是很多的,很多就业很多税收都是靠它的,因为中小企业也可以为大型企业、中心企业发展做配套,这对于稳定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因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来要搞普惠金融,农业银行要成立三农服务部,另外监管部门还提出增加小微企业贷款,增多增大比例,这个都是正确的。我认为多强调一点是好的。从现在看来,由于国家政策的提倡,加之金融机构的认真执行,小微企业的贷款已经改进了很多,多头齐下,改变了很多。
另一方面,我觉得对小微企业的服务不但要再增加贷款,更重要的是改进服务方式,利率应该是适当的,太低了,银行会亏本。此外,实际上首先要解决能不能得到贷款,能不能很方便地贷款,其次才谈得上其他的需要。
05
谈乡村振兴 使农民更加富裕
戴相龙:除了要支持大中银行,支持小微企业,也应该从制度上解决问题,即发展新型合作金融。我们的农村信用社都不是合作金融了,他们都已商业化了,变成商业银行,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实践证明这也是对的,但这不等于中国不需要有合作金融。现在中央已经考虑到将农村信用社变成商业银行了,但农村合作经济仍要搞。中央文件几十年来都提出来要发展合作经济,光搞农民合作社不行,农民合作社只生产农产品,销售农产品,收益很低,而且风险很大。
让农民生产合作社内部也搞农产品加工,可以搞资金互助,把生产合作、共享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这样可以把供销合作、信用合作的利润率的分一部分到农民。我们前几年光是农产品加工,全国有13000亿的利润了,农村商业银行、合作银行、信用社利润就是2500亿。如果搞农民合作社的同时又搞供销合作、信用合作,就可以把这部分利润转回到农民,使农民更加富裕。这是促进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很重要的方面。所以既要让大中银行多搞小微企业贷款,也要创建合作金融制度,农民入股、农民管理,只为农民服务,它们的金融服务效益将会大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