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捕蛇者说》评课稿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7 00:2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16:16
《捕蛇者说》是一篇文言文。钱老师在执教时,遵照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育思想,展示了“教师带领学生读书”的课堂教学形式。
“教师为主导”,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领导、支配的地位,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通过“引导”而不是“牵拉”的方式来实现。这是本课教学重点实践的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是具有独立意志和认识潜能的实践者。“训练为主线”,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的.听、说、读、写实践。这种实践活动,始终是在教师的领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是有特定教育目标的训练过程。这两点教育思想在本课的教学中并没有明显的体现。
钱梦龙老师讲读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积累词语;理解文言句意;了解对偶、对仗的特点和作用;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学习本文“立意非奇,奇于蓄势”写作手法,练习写文章评论。
教学目标中,积累词语,理解句意是以语文基础知识:字、词、段、篇的学习为主,扎实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学对偶、对仗的特点和作用,是在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常用的修辞手法。学生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是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完成的。以“立意非奇,奇于蓄势”来指导学生注意本文的写作手法,并结合写作练习,做到读写结合,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加深理解,设计独到。
钱梦龙在教学中,主要使用了“讲读法”和“提问法”,教师属于“主讲”和“主问”的角色,学生的主体活动时间被挤占,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体现。从文本角度来说,这也是《捕蛇者说》的文体所决定的。对于文言文,理解字词句的任务重,困难大。教师用“讲授”和“提问”的教学方法,课堂容量会比较大,便于提高教学效率。还有,钱梦龙很注重引用材料、使用板书来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例:钱老师问学生蛇“异”在何处?学生就将描写蛇的句子读了一遍,并没有概括出蛇的“异”处。钱老师就根据学生的回答,带着学生又读了一遍,相机板书“异:色、毒、用”并解释了“用”概括的是蛇的药用价值。对于有难度的问题,教师直接讲授,更直接,更省时。如果用讨论的方法,学生也未必能说出,反而耗时很多。此处教学,教师提问明确,学生回答有基础。
钱老师要求学生在文中寻找蒋氏大戚的原因时,直接板书“六十年存亡、*租时安危、平居时忧乐”,并说课文是从这三个方面对比蒋氏和村民的不幸,从而证明“斯役之不幸不如赋敛之不幸”。如此高难度的内容概括,不便交给学生。
钱老师讲读课文,不停地带领学生读书,落实字词、语句翻译和内容概括。在将“捕蛇之害”和“纳税之害”作比较时,钱梦龙着重讲解了对偶和对仗的修辞手法,并指导学生分析和朗读。钱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赋敛之毒有甚是蛇,并借助文中的“苛政猛于虎”一句总结了中心思想。最后他对文章的写作方法进行了解读,归纳为“立意非奇,奇于蓄势”,并讲解了这种写法,让学生以之为题写一篇《捕蛇者说》的简析。
本课的教学,最明显的不足之处就是他对学生的引导, 实质上时时在暗示学生去迎合教师希望他们掌握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取消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个性化的阅读。钱老师几乎预设了所有的问题,没有根据课堂实际去生成,学生学习比较被动,没有提出一个问题。教师也没有调整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多样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