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6 01:3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7 05:23
黄梅戏的源头可以追溯至唐代,当时盛行的黄梅采茶歌经过宋代民歌的演变和元代杂剧的熏陶,逐渐孕育出民间戏曲的雏形。明清时期,黄梅县的戏曲风气更为浓厚,如明代崇贞年间知县曾维伦在《黄梅风教论》中提到的“十月为乡戏”和清代道光九年别霁林《问花水榭诗集》中的竹枝词,都生动描绘了当时的戏曲盛况。
在清代乾隆末年至辛亥革命前后,黄梅戏进入了早期发展阶段,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它起源于皖、鄂、赣三省交界处,其中一支向东迁移至安庆地区的怀宁,与当地民间艺术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怀腔”或“怀调”,奠定了今日黄梅戏的基石。黄梅戏的发展经历了独角戏、三小戏、三打七唱和管弦乐伴奏四个历史阶段,其中“三打七唱”的形成和推广对剧种的成熟至关重要。
从康熙到光绪年间,黄梅戏的剧目丰富,如《告经承》、《告坝费》等,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和情感。大戏如《荞麦记》、《天仙配》等,展示了社会现实和理想追求,小戏则聚焦农村生活,如《点大麦》等。在与其他地方戏曲的交融中,黄梅戏吸收了莲湘、高跷等民间艺术,逐渐发展为包含完整故事的本戏,如“串戏”形式,为黄梅戏的成熟提供了关键步骤。
1920年,黄梅戏正式被《宿松县志》记载并命名为“黄梅戏”,标志着这一剧种在地方文化中的正式确立。从唐代的采茶歌到民国时期的正式命名,黄梅戏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是一部丰富的地方戏曲历史。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声誉。其发源地,一说为安徽怀宁黄梅山,另一说为湖北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生的戏曲剧种。一度被称为“怀腔”、“皖剧”。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