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5 21:5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0 22:03
在中国道教的传统中,授箓传度的仪式有着严谨的历史记载。据《隋书·经籍志四》所述,传授道法的程序始于《五千文箓》的授予。此箓以素书形式,记载了天上诸神官吏及其辅佐人员的名号,其中包含神秘符文,内容深奥难解,寻常人难以理解。受传者在进行仪式前需斋戒并携带金环一尊,以及各种礼物,以示敬意。师傅在接受了礼物后,将箓传授给弟子,同时剖开金环,各自保留一半,象征着师徒间的约定。弟子得到箓文后,需妥善保存并与之配合*。
进一步的,《正统道藏·正一法文外箓仪》详细规定了授箓级别的晋升条件。一般来说,经过五年的时间,可以晋升至《一将军》箓;四年晋升《十将军》,三年晋升《七十五将军》,两年晋升《百五十将军》。然而,若弟子修行一年内行为平庸、进步不明显,须加倍年限;若三年内仍无明显成就,且不理解修行的真正意义,便会被视为不合格,无法晋升。唯有那些表现出聪明才智,功德超群的弟子,不受年限*,可以直接晋级。
天师道的授箓传度源远流长。按《太真科》及《赤松子历》所载:“汉代人鬼交杂,精斜遍行。太上垂慈,下降鹤鸣山,授张天师《正一明威符箓》一百二十阶,及《千二百官仪》、《三百大章》、《法文》密要,救治人物,天师遂建二十四治,敷衍正一章符,领户化民,广行阴德。”这是符箓的根源和符录的开端。早期道教入道采取交米登箓和蓄养弟子的办法,北魏寇谦之在改革道教仪式时,改在道场上用授箓的方法,接受入道者,开授箓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