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入睡10个小妙招 快速入睡的小妙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5 21:4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3 04:31
1、呼吸减慢法,进行有节奏规律的呼吸,先快后慢,类似于催眠作用。逐渐放慢呼吸频率可以放松全身,一般做7分钟左右的深呼吸就可以进入深眠状态。
2、挤压放松法,平躺在床上用鼻子做深呼吸,同时并拢脚趾进行弯曲挤压动作,到达忍受顶点之后再慢慢放松,如此反复。此法是利用放松全身肌肉可助眠的原理,因为蜷曲脚趾的运动可进一步牵动大腿、腹部乃至上肢的肌肉,直到感觉疲倦而迅速入眠。
3、极力保持清醒法,如果发现自己无法入睡,不如反其道而行之,睁大双眼默念“我不想睡觉”从而使自己保持清醒状态,此时大脑会对这种阻碍睡眠的行为进行反抗,人也会逐渐感觉眼部肌肉的疲劳从而进入睡眠状态。
4、回想法,躺在床上努力回想自己的一天,尽量不要放过任何细节。这种方法是因为在回想过程中视觉和听觉都会高度集中,从而调节脑部神经到适合睡眠的最佳状态。
5、用左侧鼻孔呼吸法,需要以左侧卧姿势躺在床上,用手指按压住右侧鼻孔再慢慢进行深呼吸即可,此法意在降低人的血压使之尽量处于平静状态,尤其对于那些天生体热或是更年期潮热的人们有不错的功效。
6、转动眼珠法,闭上双眼,然后慢慢转动眼珠三次。据专家解释,当人们处于睡眠状态时,眼珠会不断转动,所以此法是模拟沉睡状态下的眼睛运动,它会刺激褪黑素(助眠荷尔蒙)的分泌,让人迅速入睡。
7、习惯培养法,由于个体差异,人们都会有自己不同的助眠方法,所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可快速入睡的方法,比如有的人在运动后会有睡意。一旦发现自己在做完某件事后可以快速入睡,就要不断重复这种方法,培养成为习惯。
8、备忘录法,很多人都会被工作或学习的压力困扰而造成失眠,尤其当第二天有重要的事情时更是无法安睡。所以不如在睡前写个备忘录,避免自己不断重复要做哪些事,这样看似不起眼的方法却能让我们放松下来,更易入睡。
9、静坐暗示法,睡前找一处舒适的地方坐下,轻阖双眼,肩膀自然垂落,放松下颌,用鼻子做深呼吸,使之气沉丹田,并用嘴发出嗡嗡声。此时把全身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过程上,六次深呼吸后静坐一会,暗示自己已准备好入睡,之后慢慢起身上床睡觉。
10、按压穴位法,人的身体有多处穴位进行按摩可有助眠功效。如先用指腹按压眉心处2次,一次20秒,之后坐在床沿,右脚搭在左膝盖处,并用手按压右脚大拇趾和第二个脚趾之间的穴位,最后,再按压右脚第二脚趾趾甲正下方的穴位即可。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3 04:33
1、呼吸减慢法,进行有节奏规律的呼吸,先快后慢,类似于催眠作用。逐渐放慢呼吸频率可以放松全身,一般做7分钟左右的深呼吸就可以进入深眠状态。
2、挤压放松法,平躺在床上用鼻子做深呼吸,同时并拢脚趾进行弯曲挤压动作,到达忍受顶点之后再慢慢放松,如此反复。此法是利用放松全身肌肉可助眠的原理,因为蜷曲脚趾的运动可进一步牵动大腿、腹部乃至上肢的肌肉,直到感觉疲倦而迅速入眠。
3、极力保持清醒法,如果发现自己无法入睡,不如反其道而行之,睁大双眼默念“我不想睡觉”从而使自己保持清醒状态,此时大脑会对这种阻碍睡眠的行为进行反抗,人也会逐渐感觉眼部肌肉的疲劳从而进入睡眠状态。
4、回想法,躺在床上努力回想自己的一天,尽量不要放过任何细节。这种方法是因为在回想过程中视觉和听觉都会高度集中,从而调节脑部神经到适合睡眠的最佳状态。
5、用左侧鼻孔呼吸法,需要以左侧卧姿势躺在床上,用手指按压住右侧鼻孔再慢慢进行深呼吸即可,此法意在降低人的血压使之尽量处于平静状态,尤其对于那些天生体热或是更年期潮热的人们有不错的功效。
6、转动眼珠法,闭上双眼,然后慢慢转动眼珠三次。据专家解释,当人们处于睡眠状态时,眼珠会不断转动,所以此法是模拟沉睡状态下的眼睛运动,它会刺激褪黑素(助眠荷尔蒙)的分泌,让人迅速入睡。
7、习惯培养法,由于个体差异,人们都会有自己不同的助眠方法,所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可快速入睡的方法,比如有的人在运动后会有睡意。一旦发现自己在做完某件事后可以快速入睡,就要不断重复这种方法,培养成为习惯。
8、备忘录法,很多人都会被工作或学习的压力困扰而造成失眠,尤其当第二天有重要的事情时更是无法安睡。所以不如在睡前写个备忘录,避免自己不断重复要做哪些事,这样看似不起眼的方法却能让我们放松下来,更易入睡。
9、静坐暗示法,睡前找一处舒适的地方坐下,轻阖双眼,肩膀自然垂落,放松下颌,用鼻子做深呼吸,使之气沉丹田,并用嘴发出嗡嗡声。此时把全身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过程上,六次深呼吸后静坐一会,暗示自己已准备好入睡,之后慢慢起身上床睡觉。
10、按压穴位法,人的身体有多处穴位进行按摩可有助眠功效。如先用指腹按压眉心处2次,一次20秒,之后坐在床沿,右脚搭在左膝盖处,并用手按压右脚大拇趾和第二个脚趾之间的穴位,最后,再按压右脚第二脚趾趾甲正下方的穴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