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5 23:2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8 14:01
在短期经济环境中,购买力平价理论并不完全适用。这是因为商品市场和资产市场的调整速度存在差异。商品价格,由于市场机制的惯性和摩擦力,其调整过程较为缓慢,呈现出一定的粘性。相比之下,资产市场,特别是利率,其反应则极为迅速,会立即对货币市场的失衡做出调整,以恢复平衡状态。
然而,从长期视角来看,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假设趋于成立。它认为,尽管短期波动可能显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的购买力会与外部价格和利率相对应,趋于一致。
此外,无抛补利率平价,即一个国家的利率与该国货币的汇率之间存在固定关系的理论,始终有效。这意味着不论短期波动如何,两国之间的利率差决定了汇率的变动方向。
在对小国经济进行分析时,通常将外国的价格水平和利率视为外生变量,或者当作不变的常数进行假定。这种假设简化了模型,有助于理解外部因素如何影响国内经济动态。
汇率超调(Sticky-Price Monetary Approach/Overshooting)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鲁迪格·多恩布什(Rudiger·Dornbusch) 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又称为汇率决定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所谓超调通常是指一个变量对给定扰动做出的短期反应超过了其长期稳定均衡值,并因而被一个相反的调节所跟随。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起因在于商品市场上的价格存在“粘性”或者“滞后”的特点。 所谓粘性价格是指短期内商品价格粘住不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水平会逐渐发生变化直至达到其新的长期均衡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