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6 01:0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4 07:28
江西省景德镇市罗家学校 陈辉仂 【摘要:素质教育,更加关注的是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初中物理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指出,物理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学生素质中各种能力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同而,在实验教学中,即要科学的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善于引发开拓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素质。近些年来,作了如下尝试: 引发思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今天的初中生不应停留在接受式学习的层次,满足于教师的经验、教材的结论和大量的习题,而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性和思维的空间,能引发学生反思,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消除学生思维的惰性和封闭性。本人在“物体的浮沉”一节中,先提问:为什么木块放入水中能浮在水面上,而铁块放入水中就沉入水底?学生答:因为铁比木头重。这时教师明明知道学生的思维出现了歧路,但不忙下结论。再进一步提问:用钢铁制造的万吨巨轮为什么可浮在水面?这一问学生对“因铁比木头重”产生了疑问,趁此时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争议、辨析,使学生、教师之间在知识上互相补充,思维方法相互启发。让学生变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从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去认识,最后知道物体的浮沉是由物体受到的浮力和他的重力大小决定的。由此可见,引发学生的思维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知识*,使课堂活跃起来。 活跃思维。对于初中物理,有许多是富有趣味的东西,特别能引发活跃学生的思维,可以打破传统教学中学生思维的保守、呆滞、被动局面,变静态思维为动态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态思维能力,就是要让学生用运动变化,联系观点思考问题,由表及里的联想。本人在“热传导”的教学中,在装水的试管底部放入一条小活鱼用酒精灯对试管上部加热,当试管内的上部水沸腾了,试管底部中的小鱼却仍自由自在的游动着。先提问:水中的小鱼为什么不死?学生很有兴趣,思维进入活跃状态,并从多方面去思考求解。趁此指导学生去探究、深化、归纳,使学生明白:不流动的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从而解答了自己家中要给冷水加热必须将热源放在水的下方及夏天要冷却食物必须把冷却剂放在食物的上方等等现象的物理原理。像这种的有趣的实验,容易引起学生的新鲜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开拓思维。在实验教学中,在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同时,还应注意开拓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教学中,教材中设想了一个模型-----“液柱”,这从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来看,飞跃的台阶和难度都较大。本人用白色透明薄胶片粘接成横截面积为s,高为h的柱形容器,装满色水,放在装有清水的烧杯中,使之漂浮不动,并启发学生把我所做的容器想的更薄更轻一些,由此抽象为截面积为s,高为h的“液柱”,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深度。这样慢慢推导,帮助学生攻克了思维上的难关,更好的让学生把握了事物的本质,使学生遇到类似的问题感到形难实不难。 综合思维。实验教学,就是要打破传统教学中造成的学生单调、陈旧而保守的思维方式,要“一题多变”“一题多思”,让学生养成综合思维的良好习惯,培养综合应用物理解题能力。初中物理的多数习题,一般只要求回答单方面的问题。本人在布置作业时,对有些问题适当作了演变和扩充,变单向为多向,变顺运算为逆运算。如利用课本上“测定灯泡的功率”编了这样一道题;小灯泡的标有6v6w的字样,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00q1.5a字样,电源电压为10v,分析:(1)实验中连接电路应注意什么?(2)为了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滑动变阻器应向哪方移动?(3)小灯泡正常发光时,伏特表、安培表读数是多少?(4)小灯泡正常发这光时,连入电路的滑动变阻的电阻两端比压差少大?电阻多大?这一题从不同的角度,增强学生综合思维的能力,加深知识的理解,扩大知识面,让学生能准确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强化思维。实验教学,就是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也是重要的教学原则之一,在日常生活中,自然会遇到大量的物理现象。在教学中本人力求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释一些物理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强化思维。例如,在讲《摩擦力》时做了“筷子提米”试验,学生头南中就出现了许多问题,筷子为什么能把米提起来?用什么材料的筷子最好?塑料筷子行吗?问题提出后,先让学生自己讨论,发表自己看法,然后进行归纳,接着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能举出摩擦的例子吗?并说出其道理。这样,不仅使学生拓宽了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引发和开拓学生思维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而且能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