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海墓康海生平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5 14:0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8 01:38
康海,明代理学家、文学家,字德涵,号对山、沜东渔父,陕西武功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十一年,卒于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享年六十六岁。
康海自幼聪慧,早年跟随冯寅学习小学,后又在关中理学名家处学习毛诗。其父康镛归田时,曾为其讲述古今贤圣掌故,希望他效法先贤。尽管康海在父亲退后,仍沉迷于嬉戏,但父亲并未因此责罚他,反而耐心询问他所学内容,康海则从容复述,无一遗漏。
孝宗弘治七年,康海进入县学,受到提学副使杨一清的赏识,赞誉其才华横溢,预测他将夺得状元之位。二十四岁那年,康海与三原马理一同乡试中举,次年赴京会试,但遗憾未能中榜。
弘治十五年,康海二十八岁,再次参加会试,并在殿试中表现突出,最终中状元,成为翰林院修撰兼经筵讲官,参与修撰宪宗、孝宗两朝实录。在殿试中,康海仗义执言,力陈吏制改革,裁汰庸官,重用才智之士,主张兴利除弊。
状元及第后,康海在政界保持刚正不阿的品格,不阿权贵。即使面对权倾一时、横行霸道的宦官刘谨,也耻于与其为伍。武宗正德三年,李梦阳入狱,康海为救文友,前往见刘瑾,不久后李梦阳得以释放。八月,康海母亲去世,他前往奔丧,途中遭遇盗匪。
正德五年,刘瑾事发,被处以凌迟。康海因同乡受其牵连,被削职为民。康海不仅是一位理学家,也是一位文学家,平生著述颇丰,包括《武功县志》、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诗文集《对山集》、杂著《纳凉余兴》、《春游余录》等。《武功县志》尤为著名,被后世视为地方志编纂的楷模。
康海以文学理念相近,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王九思等并称为“十才子”,又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王九思、王廷相并称为“七才子”。康海编纂的《武功县志》体例严谨,源出《汉书》,被誉为“乡国之史,莫良于此”,对后世地方志编纂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