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6 08: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11:30
瘢痕包括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和萎缩性瘢痕。
治疗上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包括切除缝合、皮片移植、皮瓣转移、软组织扩张术、机器磨削术等。
非手术治疗包括加压治疗、药物注射治疗、放射治疗、冷冻治疗、生物治疗等。
临床上一般将瘢痕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各型瘢痕临床表现及引起的后果不同,治疗方法亦有所区别。
(1)表浅性瘢痕:多见于皮肤擦伤,表浅的感染或浅度烧伤后形成。这类瘢痕外观粗糙,有时有色素改变,但局部平软,无功能障碍,时间经久后瘢痕逐渐不明显,一般不需手术。
(2)线状(索条状)瘢痕:常见于创伤或外科手术切口愈合后,严重者可形成增生性瘢痕,这种瘢痕不仅造成外形缺陷,有时还可由于直线瘢痕挛缩造成功能障碍。
(3)蹼状瘢痕:瘢痕呈皱壁状,形似鸭蹼,故称蹼状瘢痕(webbedscar)。此类瘢痕好发于关节的屈侧,也可见于管腔状脏器在体表的开口部位,如口角、鼻孔、尿道口、*口等。在关节部位的瘢痕发生挛缩,引起关节屈曲畸形,逐渐形成皱壁而成为蹼状瘢痕。
(4)凹陷瘢痕:瘢痕表面明显低于四周正常皮肤,呈现凹陷畸形者,称为凹陷瘢痕,凹陷瘢痕可由于皮肤、皮下组织或深部组织创伤愈合所致,也可由于皮肤软组织严重化脓*染所致。仅限于皮肤和皮下组织的缺损者,凹陷畸形较浅,多只有外观影响,不伴有功能障碍。累及深部组织如肌肉或骨骼的缺损者,往往伴有功能障碍,需行手术修复。
(5)萎缩性瘢痕:外观多平坦,与四周的皮面相齐或稍低。表面平滑光亮,有的色素减退显现苍白,有的色素沉着呈暗褐色,也有苍白和暗褐色相间呈现于同一部位者。质地韧而柔软,基底较松动,可以提捏,此类瘢痕多见于面部及胸背部,一般较稳定,不引起功能障碍,不需手术治疗。
(6)桥状瘢痕:瘢痕两端以蒂与正常皮肤相连,下有通道与基底分离,形如桥,称为桥状瘢痕。多见于眼睑、下领、颈前、腋下等部位。瘢痕一般均较短小,很少伴有功能障碍,但局部高低起伏不平,有碍于外观,且局部难于清洁,常易引起感染,常需手术修复。以后才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
(7)瘢痕疙瘩:是以具有持续性增生为特点的瘢痕。常常出现向四周健康皮肤呈蟹足样浸润现象。病变隆起高出正常皮肤,表现高低不平,形状极不规则,质坚韧,多感奇痒。手术切除后极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