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 里真实的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6 10:07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13:27
历史上是这样评价关羽,张飞的:万人之敌,为世虎臣。
倒不是说他能单挑多少个,这个词在现在人看来是不是能挑百八十个不成问题?呵呵,如果张飞一个人在骑马被步兵围住,他们人数不是很多,有个二,三百人吧,在没有克制马匹的武器情况下,张飞突围能杀个二,三十人。估计他也不会恋战,会尽快拍马回营的。历史上那些词语的评价只能说明关羽和张飞是不可多得的猛将,打仗会冲在前面,而且勇武过人,勇冠三军。总看电视剧,感觉一个人能挑很多?在古时打仗并非如此。要看士气,人数等因素。比如,张飞带1000人打1000人或跟多些敌人战斗,一场战斗下来张飞可能会杀个一,二百人。这是因为旁边有士兵一起冲,他杀过去没有后顾之忧,后面的士兵会跟着主将杀敌,也会被主将的勇武所激励,变的亢奋,就像是吃了兴奋剂似的。如果张飞一个人,面对三百人吧,而对方手里有斩马刀之类的武器,张飞真要是冲过去,小命指定是没了,能杀几个也真不好说。如果没有马,张飞跑都跑不了,古时武将的盔甲是很重的,而且战场上那句话说的很真实:战马如大将双足。没了马,就好像武将没了双腿一样。如果说这时他能以一敌百,是因为他在气势能镇住其他敌人,使敌人恐慌,不知进退。而非真能把他们全杀死。你就是让他空轮矛*,时间长了也得把他累的够呛,更别说杀人了。所以如果这时敌人之中有个出色的将领,虽然不用太勇猛,只要懂得调动士兵的士气,不被吓住,那么张飞也难逃一死。战场上的单挑,或一个人在万军中单*匹马冲杀是不现实的,只是电视的一种表现手段,为了让人振奋,使影片精彩。单挑倒是有,只是这种情况是很少见到,而且具体谁和谁单挑过,结果如何,这都不得而知。最后在历史上能让人看出有能在万军中杀入杀出的,我知道的就一个人——西楚霸王项羽,忘记是那场战役了,他杀的忘我,把士兵落在身后,只身冲入敌阵,他的士兵见状急忙去救援,到了敌阵前看到敌阵之中乱作一片,项羽所到之处无人可挡,又杀出了敌阵,返回本阵,让敌人胆寒。其实这件事有几点我们能够猜到:
1,首先项羽力大无比,霸王举鼎这个典故不知道有人听过没有。就是说项羽能举起当时祭祀用的铜鼎。
2,他杀入敌阵时时很突然的,敌人没有准备,所以被突如其来的项羽杀的人仰马翻。
那么为什么说兵败如山倒呢?这是从众心理,战场上的士兵其实视野是很小的,所以他们只能看到周围一片人,如果看到前面的士兵退回来,他看不到敌人但会觉得敌人很强大,已经杀过来了,很自然的也跟着向后跑。如果这些人是新兵,那就更遭了。他不知道前面什么情况,想到前面看看,那么前面的一部分士兵就会和他们撞到一起,无法顺利逃跑,而被赶上来的士兵杀死,更有些人是被自己人活活踩死的。
希望这些话能帮助你客观的理解历史,有很多事我们被自己经常看到的事所蒙蔽,其实你真的经历一下,或认真的想想,其实有太多的事是不切实际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13:27
电影电视里的都太夸张你了.你可别信.
民间传说也夸张了,别全信.
三国演义是小说,有虚有实,不可全信.
具体说来,比如赵云的长板大战,七进七出,杀得曹军百万大军溃散,连杀曹营50余员大将,这是编的。想了解真实的历史,还要看史书。《三国志》记载,赵云是身抱幼子,掩护主母撤退。可没说什么七进七出,杀人如砍瓜切菜……。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打架方面,古人比我们强。尤其是三国时期,那是三天一小打,5天一大打。武将们都是真刀真*在战场上玩命练出来的。毫不夸张地说,一个素质普通的士兵,经历了十年战争,其战斗力绝对胜过一个艰苦训练了十年,但没参加过实际战斗的特种兵。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确实如此。
甚至连曹操这样的“老大”身份,也曾经在十常侍之乱中“舞戟”抵挡30多人围攻。
甚至连刘备这样的“老大”身份,也在黄巾之乱中多次从死人堆里爬出来。
甚至连孙权这样的“老大”身份,也曾在战场上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靠周泰救了数次性命。
更别说武将们了。哪个不是战场玩命练出来的?
另外说几条史实:
许诸,曾拉着牛尾巴,拽着牛拖行百余步!!
厉害吧~~~这是史*载,不是传说夸张。
典韦,狂风中单手扶起大旗(一般士兵七八人都扶不动)!!也是史实,并非传说。
许诸,曾经“立杀十余人”。翻译过来就是极短时间内,轻松杀死十几个人(可不是平民百姓啊,都是保镖、侍卫一类的人)。
还有,史*载,项羽在16(还是18?记不清了)岁的时候,与他叔叔一起造反,占领县*,他一个人杀了一百多个士兵!!
古人虽然不至于像电影里表现的那样夸张,但冷兵器战斗力绝对强大,我们今人怎么比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13:27
少数的几场单挑 打出来的。大部分的都是常年带兵积累的名声。名声这个东西起来了,对手就会有2种心理。一种是 那B厉害 我把他弄死 哥出名了。一种是那B厉害,心虚啊,过2招能躲就躲吧。往往第一种心态的 都是些无名小辈,送死去的。真正名气起来的都变的狡猾了, 谁还单挑去跟你拼命啊,除非后面有别的NB人帮你撑场面。
实际上 大部分时间 都是在打群架。小弟们冲啊杀啊,主将看有胜算 就大军掩杀抢功劳。那时候打架都是 一个阵 一个阵冲锋的。这个阵 不是那些 摆着看的八卦阵之类的,而是类似方阵。长筱合战 武田方也是 分5阵骑兵去冲锋。你兵力再多,但是战线接触面是有限的,不可能都投入进去。只能一波一波上去冲击对方阵型。中国古代打那么多年仗了 ,对阵型中 各兵器的相互协调是很有研究的。所以冲乱对方阵型,对方的攻击输出就会大减。所以常会看到 阵脚大乱 就率军掩杀的说辞。
但是打群架 所谓明抢能躲 暗箭难防,上战场就有风险的。都说吕布NB,可吕布赵云才放倒几个名将。你看 三国第一猛将 吴国大将马忠的履历就知道了。擒关羽 射黄忠,张辽 曹仁 毛阶 文鸯都是被马忠暗箭射死。许褚 于禁则是重伤侥幸不死
至于 小说 和影视军 除非是 小兵的故事 不然 成篇都是 士兵甲如何如何 士兵乙如何如何你还会去看么?当然光看主角多多NB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13:28
那个时候的故事难免会被后人神话一些
真是的那些带兵打仗的虎将 各有所长不一定每次上场都是自己先去冲杀,有可能就是武将本身的单挑决胜负
武将的每次比赛都会对自己部下造成士气上的变化,再加上骑在马上和步兵对阵 骑马居高临下有天大的优势。武器重量和长度更加发挥作用
士兵的数量和计谋的成功也会对战局有士气影响,别人知道你是身经百战的猛将,有很多士兵都不战而退。所以造就了很多名将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就是你自身有良好的先天条件加上战场上的规模
空前的大对决成王败寇,胜利的人名留青史,失败的人被血海埋没。。
希望您能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13:29
三国武将出名自然是因为他们领兵战斗了,他们身为将帅,当然是“指挥他人”在战场争斗,而名将出名自然就是因为能够屡出奇谋或者治军有道,难道还真能是他们自己在战场上以一敌千么?至于现代人制作的游戏电影电视,那……是为了简化事实方便制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