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6 15:1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8 09:35
01武昌起义影响很大,但自身规模有限
在战争中,**的冯国璋部队不仅迅速夺回了武昌周边的汉阳,还把起义军牢牢牵制于城中。从这点来看,武昌起义的规模,实际上是很有限的。那么为什么清廷会如此轻易垮台呢?
很简单,
因为武昌起义后,清帝国内部很快掀起了“各省自治”的*飓风。*党、政客与封疆大吏纷纷携起手来,宣布与清廷划清界线,
在这样一种大形势下,清廷放弃*而另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平退位),也就不难理解了。
(武昌起义军)
从此点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真正搞垮清帝国的,不是*党人(即使他们伤亡无数,视死如归),而是各省*精英不谋而合的“自治”选择。那么问题来了,这伙人怎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呢?
02科举的意义
科举制虽然常因为“考察内容迂腐僵化”而饱受诟病,但需要看到的是,正是因为清代科举考察范围固定,形式呆板,便于模仿,才降低了读书人的参与成本,使他们大量进入上层,不至于造成阶层固化的僵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也在这种制度的开展下被诠释的淋漓尽致。
这一制度的存在,不仅维系着古代社会中占据多数的平民对帝国的忠诚,还反向促进了皇权对地方资源的控制。因此,我们可以说,正是因为科举制的存在,才让*系统能够不断复活。
03科举停废杀死大清
但是,1905年,在袁世凯等的建议下,科举制在被废止了,传统私塾也因此关门倒闭,取而代之的,则是各种西化学堂教育,这便导致了一系列的变化。例如,一部分读书人看到科举入仕这条路走不通,转而便寻求出国留学,在海外混得一纸文凭,然后回国谋求更高的职位。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的男主方洪渐,便是这一大变局中的受益者,通过伪造国外大学的学历,方可以说是混得大红大紫。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国外的假文凭都能如此吃香,更何况真的呢?
无独有偶,青年胡适,在写给母亲的家书中,也曾感慨留学热潮之盛,并声称今日留学已成为了读书人谋取功名的唯一出路。
而在杨国强先生看来,“废科举,办学堂”造成了国家政权与知识分子、普通民众与知识精英、城市与乡村以及沿海与内陆的脱节。
(胡适)
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大部分对经学教育与忠君爱国的观念淡薄,这边使他们无法发自内心的支持清王朝,于是,
当武昌义军打响第一*后,他们首先考虑的便不可能是“为朝廷效力”,而是如何自保;另外,由于习惯了城市生活,这批人也不再返回乡村,而是涌入到了各省的议政机构谘议局中。
这一机构在日后,直接成为了各省抗衡清廷权威的指挥部。
(当时沈阳城的谘议局)
当然了,加入谘议局的不仅有留学生,很多通过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读书人,也为地方上的*活动所吸引,并投身其中。例如辛亥*后的湖南都督谭延闿,即是最后一次科举的贡士出身。
而当社会精英向城市集中的同时,乡村治理,因为缺乏知识分子的参与逐渐恶化。地痞流氓的活跃让民众苦不堪言,也大大削弱了他们对于清王朝的认同感。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科举制的废除产生了多米诺骨牌式的效应,而最后被推倒的,则是清王朝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