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6 10:4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6 14:39
清代著名诗人纳兰性德(1655──1685),本名成德,后因避讳改名为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他出身于满洲正黄旗,是大学士明珠的长子,生长于北京的权贵之家。纳兰自幼好学,对经史百家皆有深入研究,尤其擅长填词。康熙十五年(1676),他以优异成绩考中进士,担任乾清门三等侍卫,后逐步晋升至一等,随康熙出巡南北,还曾出使黑龙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的情况。
在康熙二十四年,纳兰不幸因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他的早逝使得他未能充分展露才华,但他的文学成就却让他在后世享有盛名,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为“清词三大家”。
纳兰性德的一生,虽然在官场上达到了武官正三品的高位,但他的内心深处却对官场的庸俗和侍从生活感到厌倦,更倾向于文学创作。他的词作尤其出色,24岁时编选的《侧帽集》和《饮水词》,后合编为《纳兰词》,在当时就备受文人学士推崇,成为了词坛的瑰宝。他结交的多为江南汉族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孙等,他的真诚和慷慨,使得渌水亭(现宋庆龄故居恩波亭)成为文人雅集之地,对康乾盛世的文化繁荣产生了积极影响。
纳兰性德的独特人格魅力和远大理想,使他超越了满清贵族的局限,成为后世研究的重要对象,体现了他高尚的人格与对汉文化的深深倾慕。
清平乐·凄凄切切是清代纳兰性德的词, 本篇结句“触绪添愁”点明主旨。通篇摹景。而其景象皆令人倍感凄凉。砧杵声,乱蛩声,燕去楼空,弦索抛残,晓风残月,无不是惨淡凄绝,故而本就相思无绪,此时则更为伤情彻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