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5 20:2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3 03:57
赤亭峰教子公元752年,岑参在武威办完军务,途经赤亭,士兵们让他题词赋诗。岑参与这些士兵相熟,便欣然应允。正题诗之际,一个小孩随口吟出。岑参惊讶,问士兵,得知这小孩是回鹘放羊娃,曾因救十三个士兵而获准在此放羊。岑参问放羊娃何人教其汉语,放羊娃答是其父。士兵说,放羊娃家早年流落此地。放羊娃从怀中掏出一本破旧书递给岑参,书名为《论语》。岑参没再问,抚摸放羊娃头,题了一幅字:“论语博大,回鹘远志。”放羊娃高兴地收词,向岑参鞠躬离去。
翌日,放羊娃父亲得知岑参来访,带其子找到岑参。父亲称家是书香门第,流落西域。他恳求岑参收养放羊娃,教其成人。岑参喜爱聪明伶俐的孩子,又考虑西域军队缺翻译,决定收养。对父亲说将带孩子参军。父亲立即同意。放羊娃原名也里,岑参改名“岑鹘”。岑鹘随岑参参军入伍,至轮台。
几年后,岑鹘在岑参悉心教导下,不仅聪明干练,且精通汉语和回鹘语。岑参向朝廷举荐岑鹘,岑鹘不负栽培,工作同时培养翻译。岑鹘晚年回蒲昌,享受天伦之乐,教育后人岑参故事。回鹘首领仆固俊建立高昌回鹘王国,岑鹘后代多为王国官员,元代高昌著名尼僧、翻译家舍兰兰即其后人。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中,发现盛唐诗人岑参账单。纸棺上糊着账单,纸棺伴纸衣、鞋等随葬品,显示古代纸张珍贵再利用。随葬品为当时的文件、档案等,书写汉文。这些纸做的随葬品拆开即为“吐鲁番文书”,其中包含岑参账单。天宝年间,岑参在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封常清幕府中为判官。账单记载七匹马在驿站使用马料,费用由岑参等人支付给驿卒。此账单在1000年后被考古发掘,展现了岑参的生活及诗歌创作。
岑参两度出塞,边塞生活6年,创作大量边塞诗。他的诗气势雄浑,色彩瑰丽,想象丰富,笔法多变,描绘奇异壮美的边塞景象。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因诗人普遍具远大理想、建功立业激情,形成独特艺术风格。岑参的气质粗犷豪迈,造就了盛唐辉煌。
岑参(cén shēn)(715?—770),唐代边塞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去世之时56岁。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