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5 20: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4 12:23
郭家泉村的发展大事记自1930年起,随着郭寅志开办了村内第一家私塾馆,标志着教育的初步兴起。
1935年,第一所小学校的设立,体现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学生人数增加至40名,复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为教育提供了多样性。
1938年1月,日军侵袭郭家泉村,烧杀抢掠,导致房屋毁坏,人员伤亡,战争的阴霾笼罩着这片土地。
1941年,徐?彬加入县大队并成为中国共产党一员,为村庄的革命事业注入了新的力量。
1945年11月,行政组织成立,郭安邦担任村长,同年,村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等群众团体成立,激发了村民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
1946年3月,党支部建立,郭洪亮任支部书记,标志着组织建设的加强,为村庄的稳定与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1954年,村内组织互助组,初步尝试集体合作,徐志言组和郭寅田组的成立,展现了农村合作经济的萌芽。
1956年,初级农业社的成立,标志着集体农耕的深入发展,集体副业的开设,为村民提供了多元化的经济来源。
1957年,抽水站的建立,蒸汽机为动力的抽水设备及集体副业的发展,提升了村庄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1958年,村内通电,电力的引入为村庄带来了现代文明的曙光。
1967年,水池的建设,为村民提供了饮水便利,是使用自来水的开端。
1971年,青砖厂的建立,为村庄的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首个工业项目的启动,标志着工业化的起步。
1976年,村小学的建设,投资39万元,占地9040平方米,为教育提供了更完善的设施。
1977年,参加县里组织的团山岭农田水利建设大会战,全村投入7.4万个工时,整成水平梯田,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1978年,红砖厂的建立,年产值45万元,为村庄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1982年,成立建筑队,后改称建筑公司,推动了村庄的建筑业发展,为村庄建设提供了专业力量。
1984年,幼儿园的建立,有教室12间,为儿童教育提供了重要场所。
1987年,文化大院的建设,1992年被评为泰安市级文化大院,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1988年,化工厂的建立,年产值69万元,为村庄的工业经济增添了新的活力。
1990年,二层办公楼的建设,投资34万元,建筑面积528平方米,提升了村庄的行政办公水平。
1995年至1996年,对蒙汶路村内段进行改造,拆迁民房317间,投工28万个,展现了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1997年,种兔场的建设,投资45万元,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新方向。
2000年,商业街开发,共建营业楼18座,推动了村庄的商业繁荣。
2001年,村内电路整网,投资30万元,降低了电价25%,减轻了村民负担,提升了生活便利性。
同一年,菜市场的建立,投资20万元,满足了村民的日常需求。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塑料大棚的建设,种植蔬菜和栽培食用菌,显著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至此,郭家泉村的发展大事记展示了从教育、农业、工业、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全面进步,描绘了一幅村庄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生动画卷。
明朝洪武年间(约1380年),胡氏、王氏族人迁此定居。明嘉靖丙午年(1546年),郭氏先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村东有一天然古泉,喷吐如连珠,故村名为瑞珠泉。后郭氏家族人丁兴旺,瑞珠泉改为郭家泉。 郭家泉村位于新泰市区西南11.1公里处。东邻为新汶矿业集团良庄煤矿,西与陈家庄、小协村相邻,北与翟镇刘官庄隔河相望,南为丘陵。隶属新泰市小协乡管辖。界内总面积281.5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32.1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