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5 18: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9 03:48
自我效能,作为个体应对内外环境事件的关键因素,不同于传统心理学的能力理论,而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它关注的是个体在执行行为前对自己能力的信念和预期,构成了自我现象学特征的体现。在心理学研究中,自我效能感、信念或期待等概念更具有实际意义。
自我效能感的主体作用机制体现在它直接影响活动的动力心理过程,包括选择过程、思维过程和动机过程。选择过程中,个体会根据自我效能感,选择能有效应对的环境和活动。思维上,效能感影响目标设定,成功场景的想象,归因方式,以及对结果的内控或外控期待。在动机过程,效能感增强了动力,尤其是在面对挑战时的持久力和耐力。
在大学生的计算机学习中,自我效能感尤为重要,尤其是在面对革新性活动时,它能帮助个体抵御社会压力,保持动力。在应*境下,自我效能感决定了个体的情绪反应和心身反应,对身体健康有着直接影响。
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个体经验、信息加工和监控偏好的影响。认知加工过程帮助个体分辨影响活动成就的因素,并形成更真实的自我效能判断。而自我效能感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
最后,自我效能感的起点是婴儿通过体验动作与环境变化的因果关系,这一过程涉及自我与对象世界的分化,以及因果效能感的产生。这个过程揭示了人类潜能和自我认知的初步发展。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Albert Banra)从社会学习的观点出发,在1982年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用以解释在特殊情景下动机产生的原因。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主观评估。评估的结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动机。自我效能理论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动机心理学家们的极大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