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6 02:0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8 03:07
天全县的建置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斯榆地(或称徙都)就有人类聚居,由古氐羌民族——徙族人民在此繁衍生息。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司马相如受命平定西南,斯榆之君请求成为内臣,由此在今始阳镇设置了徙县,标志着天全县的建县之始。西晋时期,徙县改名徙阳县,南齐时又更名为枞阳县,西魏时期再改名为始阳县,寓意“阳从兹始”。
唐朝时期,唐王朝对蜀地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设置了杨启县(即今天的天全县)。唐天宝元年,始阳、灵关、安国、和川等兵镇设立,至唐代中叶,天全县开始由土司统治。宋元之际,天全县设置安抚司,元代设招讨司,明洪武年间,改为天全六番招讨副司,直隶四川布政司。清朝雍正年间,实行改土归流,天全县设天全州,州治设在今城厢镇,隶雅州府。民国时期,天全县废除府州厅制,改称天全县,归属建昌道。新中国成立后,天全县归属西康省雅安专区,历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最终于2000年划归四川省雅安市,至今县府驻地仍为城厢镇。
天全县的名字源于元代,因其境内天全山及其多雨的气候特点,古称“漏天”,后演变为“天全”。2000年,天全县下辖2个镇和21个乡,随着行政区划的变动,部分乡镇进行了合并或调整。至2006年,天全县的乡镇建制最终确定为2个镇和13个乡,各乡镇的行政区域也相应进行了调整。
天全县位于四川盆地周山区西缘,地处二郎山东麓,青衣江之滨,行政区划属四川省雅安市,县辖23个乡(镇),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人口13.8万人。县境四邻与雨城区、荥经县、泸定县、康定县、宝兴县、芦山县接壤,县城设城厢镇,距成都市(公路里程)180公里。境内水力、矿产、森林、旅游等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邮电通讯设施完备,电力充足,气候湿润,堪称川藏线上的明珠。水能总储量71万千瓦;森林面积270万亩,其间栖息着大熊猫、金丝猴、牛羚、大鲵等数十种国家珍惜保护动物。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8 03:06
天全县的建置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斯榆地(或称徙都)就有人类聚居,由古氐羌民族——徙族人民在此繁衍生息。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司马相如受命平定西南,斯榆之君请求成为内臣,由此在今始阳镇设置了徙县,标志着天全县的建县之始。西晋时期,徙县改名徙阳县,南齐时又更名为枞阳县,西魏时期再改名为始阳县,寓意“阳从兹始”。
唐朝时期,唐王朝对蜀地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设置了杨启县(即今天的天全县)。唐天宝元年,始阳、灵关、安国、和川等兵镇设立,至唐代中叶,天全县开始由土司统治。宋元之际,天全县设置安抚司,元代设招讨司,明洪武年间,改为天全六番招讨副司,直隶四川布政司。清朝雍正年间,实行改土归流,天全县设天全州,州治设在今城厢镇,隶雅州府。民国时期,天全县废除府州厅制,改称天全县,归属建昌道。新中国成立后,天全县归属西康省雅安专区,历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最终于2000年划归四川省雅安市,至今县府驻地仍为城厢镇。
天全县的名字源于元代,因其境内天全山及其多雨的气候特点,古称“漏天”,后演变为“天全”。2000年,天全县下辖2个镇和21个乡,随着行政区划的变动,部分乡镇进行了合并或调整。至2006年,天全县的乡镇建制最终确定为2个镇和13个乡,各乡镇的行政区域也相应进行了调整。
天全县位于四川盆地周山区西缘,地处二郎山东麓,青衣江之滨,行政区划属四川省雅安市,县辖23个乡(镇),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人口13.8万人。县境四邻与雨城区、荥经县、泸定县、康定县、宝兴县、芦山县接壤,县城设城厢镇,距成都市(公路里程)180公里。境内水力、矿产、森林、旅游等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邮电通讯设施完备,电力充足,气候湿润,堪称川藏线上的明珠。水能总储量71万千瓦;森林面积270万亩,其间栖息着大熊猫、金丝猴、牛羚、大鲵等数十种国家珍惜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