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6 19:3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7 20:28
蝗虫灾害是持续的,同时通常会造成蝗灾的蝗虫都是一些飞蝗,可以不断搬家,所以具有迁徙性。大家想必也能知道答案了,蝗虫飞得这么快,同时也不好储存,人们怎么能够抓住这害虫啊?更不用提之后要将它们抓到来吃了。当时有一段时间,人们还怀疑蝗虫是有毒的。唐太宗在位期间,就发生过了蝗灾,而百姓们就算能够捕捉到蝗虫,却是不敢下嘴,因为大家都是怕这蝗虫有毒。太宗皇帝亲自考察了受灾地区,看到百姓遭受如此天灾,心如刀割。生气之下,不顾旁边大臣的劝阻,便是将几只蝗虫生吃了下去,结果当然是李世民还好好的活着。之后虽然百姓们还是很难利用蝗虫充饥,可是关于“太宗皇帝亲尝蝗虫”的故事传开了,百姓们更加爱戴唐皇了。而唐太宗之后也是亲自督促了一批又一批的救灾物资拨给灾民们。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7 20:29
恐怕蝗灾时能抓到的蝗虫,不够填补粮食损失,本来古代田里那点粮食收成,地主家都得半年干半年稀,蝗灾粮食都泡汤了,抓的蝗虫最多能填补小半,所以最后还得吃树皮,甚至易子而食。农民是最实际的,要是吃蝗虫能顶上粮食,能比粮食稍多一点,就该种粮养蝗虫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7 20:29
蝗虫肯定是要吃的,但并不能解决问题啊。很简单,那是因为,树皮比蝗虫更容易获得啊。不用消耗太多的能量就能获得食物,然而遗憾的是,树皮也没有什么能量啊。捕捉蝗虫其实是需要工具和技术,以及花费体力的,因为这些东西并不会坐以待毙啊,就算蝗虫多的时候,蝗虫也是会蹦的啊。我还记得有一年出野外,在一个山坳里碰上大发生的蝗虫。三个人用捕虫网(实验用具)折腾了两个小时,抓了一大可乐桶。这么低的生产效率根本就填不饱肚子啊。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7 20:25
大家都知道,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老百姓们基本都是“靠天吃饭”。如果这一年的风雨都是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之后肯定是会个好收成的。当然若是恰好碰上那些不可抗力,如:洪灾、旱灾,那么百姓们也就只能自认倒霉了,最后的结果便是没有粮食,无数人饿死。同时古代就算是朝廷拨发了许多救灾的物资,可是在经过了多道大臣的手后,也是缩减的十不存一了。所以最后分发到了百姓手中的那些粮食明显是不足以满足大家的生存所需的。所以最后甚至可能会出现受灾的百姓们去吃树皮,啃草根的场景。当然古代不只有洪灾和旱灾,还有一种灾害,也是大家谈之色变,那便是——蝗灾。当蝗灾来临,蝗虫过境,灰蒙蒙的一篇天空,不一会儿那些绿油油的树叶和蔬菜还有地里的粮食,很快就被蝗虫给啃食殆尽了。如此的话,百姓们甚至连树叶和草根都是没得吃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7 20:29
虽然蝗虫看起来不小,但是真正的可食用部分并不多,大部分就是外骨骼撑起来的架子。里面的蛋白质并不很多,脂肪就更没有了。所以吃蝗虫被认为是现代人的健康食品,但是对古代的灾民来说,根本就不足以填饱肚子。蝗虫还会大规模迁徙,比如东亚飞蝗,这片地啃光了,很快就到下一片地去了,但是人没办法这样跟着迁徙啊。不是说不吃蝗虫,而是把所有可以得到的都吃了之后,还是只能吃树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