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9 11:2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07:15
一、大隐静脉的解剖
大隐静脉位于浅筋膜内,深筋膜外(这句话要牢记),起自足背静脉网内侧份,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内侧伴随隐神经上行,绕股骨内侧髁后方,再沿股内侧上行,并逐渐转向前方,最后于耻骨结节下外方3-4cm处穿隐静脉裂孔注入股静脉。
在接近注入处一般有五条浅静脉汇入大隐静脉,它们分别是:
1、腹壁浅静脉:引流腹壁下部的浅静脉血;
2、旋髂浅静脉:收纳腹壁下部和股上部、外侧部的浅静脉血;
3、*外静脉:引流外*的浅静脉血;
4、股内侧浅静脉:来自股内侧的浅静脉支;
5、股外侧浅静脉:来自股外侧的浅静脉支。
隐静脉裂孔附近的所有属支分别切断结扎,否则易导致术后复发。此五条属支注入大隐静脉有各种类型,有单独一支静脉注入者,或其中2支~3支静脉合干后注入大隐静脉等。
大隐静脉内有较多静脉瓣,平均为8个,其中以大隐静脉注入股静脉开口处的最为恒定。静脉瓣呈二瓣型袋状,通常两瓣相对,以保证静脉血向心流动。瓣膜能防止血液向末梢部逆流。大隐静脉与深静脉之间有许多交通支,以大腿下1/3和小腿上、中1/3处最为多见。这些交通支皆具有瓣膜,引导浅静脉血流入深部静脉。
二、大隐静脉的临床问题
1、 大隐静脉可做为休克病人的抢救快速输液的通路。
2、大隐静脉可作为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移植物。
3、大隐静脉曲张手术高位结扎剥脱术。
三、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
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指病变仅局限于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及其属支,绝大多数病人都发生在大隐静脉,称为大隐静脉曲张。病变的浅静脉表现为伸长、扩张和蜿蜒屈曲,多发生于持久从事站立工作和体力劳动的人群。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病情一般较轻,手术治疗常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治疗
1、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以高位结扎和剥脱为主。
2、大隐静脉功能不全而交通支及深静脉正常者,可作高位结扎,切断大隐静脉及其属支。
3、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兼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者,除作上述手术外,尚应将不正常的交通支分别结扎和切断,或作大隐静脉剥脱术。
4、如小隐静脉进入N静脉处有反流现象者,可将其入口段结扎切除,远侧段行剥脱术或注射硬化剂。
5、范围较小的局限性静脉曲张,或仅系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或术后遗留的部分曲张静脉,或术后局部复发者,适用硬化剂注射疗法。
6、下述情况不宜作注射或手术疗法,可穿着弹力袜治疗:
(1)全身性疾病,如活动性肝炎、进行性肺结核、未控制的糖尿病、重症心脏或肾脏疾病等。
(2)局部疾病,如动脉循环障碍、深部静脉阻塞、骨盆内或腹腔内肿瘤,急性静脉炎、以及小腿溃疡并发蜂窝组织炎等。
(3)妊娠期内、年龄过高、继发于动静脉瘘等的患者。
7、注射治疗:5鱼肝油酸钠等。患者站立,使曲张静脉充盈,在预定注射的部位,用针头斜面短的注射针刺入血管内,然后嘱患者平卧,将患肢徐徐抬高,注意固定好针头不使移动,待曲张静脉内的血液完全驱出后,用手指紧压该段静脉的上下端,再缓慢地注入硬化剂,继之在注射处用纱布加以按摩,然后自足趾至膝部缠以弹性绷带2~3周。注射后嘱患者照常行走。
预防
1、此病有遗传倾向,一般在30岁左右发病,因此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应勤于运动,增强体质,有助于防治。
2、肥胖的人应该减肥,肥胖虽不是直接原因,但过重的分量压在腿上可能会造成腿部静脉回流不畅,使静脉扩张加重。
3、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长期站立工作的人,最好穿弹力袜套。
4、妇女经期和孕期等特殊时期要给腿部特殊的关照,多休息,要经常按摩腿部,帮助血液循环,避免静脉曲张。
5、戒烟,因吸烟能使血液黏滞度改变,血液变黏稠,易淤积。口服避孕药也有类似作用,应尽力少服用。
6、抬高腿部和穿弹力袜:抬高双腿使体位改变,帮助静脉血液回流。弹力袜要选择弹性较高的袜子(医用),在每日下床之前,将双腿举高慢慢套入。弹力袜的压力能改善且预防下肢静脉曲张。
7、每天坚持一定时间的行走,行走可以发挥小腿肌肉的“肌泵”作用,防止血液倒流的压力。
正常大隐静脉大隐静脉体表投影大隐静脉定位大隐静脉在浅筋膜内的走行正常血液流向静脉瓣大隐静脉曲张的病理大隐静脉可作为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移植物。